Skip to content
藝術觀點 ACT│Art Critique of Taiwan

藝術觀點 ACT│Art Critique of Taiwan

為讀者打開一個立基台灣、面向世界的當代思潮匯流激盪的對話平台

  • home
  • print
  • buy & subscribe
  • ACT: 策展
  • 虛擬藝術村V3.0

Category46期

46.繼電影之後:活動影像、藝術與城市空間的匯聚 Read More
By : 藝術觀點 ACT 2012-01-272025-10-27

見之、聽之,信之?《一一》的組合與對比

The Polymorphism of Moving Image: The Experimentality a

46.繼電影之後:活動影像、藝術與城市空間的匯聚 Read More
By : 藝術觀點 ACT 2012-01-272025-10-27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是1960年代初期背景的臺灣版/楊德昌版的《戰爭與和平》──兼談電影考據以及被延誤了二十年的電影新浪潮:臺灣新電影

The Polymorphism of Moving Image: The Experimentality a

46.繼電影之後:活動影像、藝術與城市空間的匯聚 Read More
By : 藝術觀點 ACT 2012-01-272025-10-27

夢之原──無法實現的居所

The Polymorphism of Moving Image: The Experimentality a

46.繼電影之後:活動影像、藝術與城市空間的匯聚 Read More
By : 藝術觀點 ACT 2012-01-272025-10-27

城市.景觀.影像──當代視覺影像的多重載體

The Polymorphism of Moving Image: The Experimentality a

46.繼電影之後:活動影像、藝術與城市空間的匯聚 Read More
By : 藝術觀點 ACT 2012-01-272025-10-27

資料重置──創作中的流體空間

The Polymorphism of Moving Image: The Experimentality a

46.繼電影之後:活動影像、藝術與城市空間的匯聚 Read More
By : 藝術觀點 ACT 2012-01-272025-10-27

投影、舞蹈、身體

The Polymorphism of Moving Image: The Experimentality a

46.繼電影之後:活動影像、藝術與城市空間的匯聚 Read More
By : 藝術觀點 ACT 2012-01-272025-10-27

銀幕、多銀幕、無銀幕──銀幕變體的電影魅惑

The Polymorphism of Moving Image: The Experimentality a

  • All Stories248
  • 41期11
  • 42期12
  • 43期10
  • 44期12
  • 45期13
  • 46期7
  • 47期7
  • 48期10
  • 49期1
  • 亞洲54
  • 亞洲1
  • 劇場12
  • 劇場7
  • 動畫5
  • 影像49
  • 影像3
  • 攝影12
  • 歷史67
  • 歷史6
  • 當代146
  • 當代9
  • 空間26
  • 策展23
  • 聲音5
  • 行動48
  • 身體21
  • 身體1

藝術觀點ACT|Art Critique of Taiwan
為讀者打開一個立基台灣、面向世界,當代思潮匯流激盪的對話平台

發行人|邱上嘉
召集人|龔卓軍
主編|龔卓軍、林素幸、文貞姬
美術顧問|羅文岑
出版機關|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創辦人刊名題字|漢寶德
1999年1月1日創刊

 

《藝術觀點ACT》雜誌榮獲「第三屆國家出版獎-優良政府出版品評選」特優獎(第一名)

本刊定期於每年1、4、7、10月出刊,自100年度發行(2019年1月號不發行紙本,改為線上特輯)

編輯部
信箱|act.tnnua@gmail.com
電話|06-6930100轉分機1833
傳真|06-6930550
地址|72045 臺南市官田區大崎里大崎66號
臉書|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