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EDITORS
工人離開工廠,編輯離開編輯台 陳琬尹
連結過去與當代:《藝術觀點》二十年的社會性藝術風景建構 楊佳璇
鄭汰誠 郭嘉羚
數位時代的反思:一份仍堅持紙本品質的藝術雜誌,為什麼? 陳沛妤
編輯養成與評論書寫實踐 羅倩
編一本沒有忠實讀者的雜誌——互媒體的未來 邱俊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ILINGUAL SELECTED FEATURES
The Documentary ofThe Mass Funeral of Wei-shui Chiang:
Some Thoughts on the Dissent Images Movement “from Confrontation Strategy to the Further Qualitative Change”
Chen Chieh-Jen
從《蔣渭水─臺灣大眾葬葬儀》紀錄片,談異議音像「從對抗策略到再質變運動」
陳界仁
Art and Action in Postwar Japan:
From Reportage Painting to the Expo Destruction Group
KuroDalaiJee
日本戰後美術之表現/行為──從報導繪畫到万博破壞共鬥派(第二版)
黑達賴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VIDEO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召集人 蔣伯欣
主編 龔卓軍、蔣伯欣、孫松榮、林暉鈞、林欣怡、林巧芳、龔義昭
執行主編 曾涵生
執行編輯 呂佳機、童詠瑋
影像編輯 沈昕皜
影像製作 沈昕皜、石政彥
義工 陳威儒、陳嬿晴、徐翌婷、謝博勻、吳尚育
藝術觀點ACT改版10週年線上特輯,2019年1月上線
EX-EDITORS
工人離開工廠,編輯離開編輯台
As the workers leave the factory, so the editors leave the magazine
文———陳琬尹
『我幾乎忘記那次的旅遊細節,但蘭陽平原的印象此後便像是我職場歲月裡的瑪德蓮蛋糕,連結著一個在地的漫長改造能量,和編輯台的夥伴情誼。《ACT》的研究、策畫、出版,走過十年的時間,即將迎來的似乎是一個更待挑戰的明日。而在學院之外,當編輯離開編輯台,下一個實踐場,又將會在何處?』
連結過去與當代:《藝術觀點》二十年的社會性藝術風景建構
Linking the Past and the Contemporary: ACT’s Construction of Social Art Landscape in 20 Years
文———楊佳璇
『相較於所謂的藝術雜誌,對筆者而言,《藝術觀點》雖以藝術為主體,卻不全然純粹是一本僅以藝術作為談論對象而因此滿足的雜誌,其以藝術為出發視角、取徑,但試圖更向外擴及延伸至文化、政治、社會現象等各個面向,以檔案的建構視角,連結過去與當代……』
鄭汰誠
Tai-Cheng Cheng: Editor of the ACT
文———郭嘉羚
『鄭汰誠,是複數編輯們的化名,這個名字,指向了這個編輯台的本質,有Golden Sun的奇妙力量。那是過去曾在校稿線上、在採訪現場、在A6、在A辦、在印刷廠、在金鼎獎現場、在環島路上、在每次擺平突發狀況,讓心裡充滿共同存在感覺的夥伴們。』
數位時代的反思:一份仍堅持紙本品質的藝術雜誌,為什麼?
Rethinking the Digital: An Art Magazine Still Insists on Print Copy, Why?
文———陳沛妤
『這種以「藝術主體的精神性」為前提,在書寫或創作過程中,縱使各自逐步耕耘各自獨特的主題,卻又能在某些節點中彼此串聯、交會與融合。這個過程不也是一種跨領域的合作嗎?更不只是跨越各自專長領域,還橫跨了書寫者與創作者之間的交流,讓藝術應建立於視覺本身的能量被藝術的不同觀點發揮出其可以創造行動的力量。』
編輯養成與評論書寫實踐
Editor and Critique
文———羅倩
『評論是一件永遠在路上的實踐與學習,從做中學,直面創作與自我反芻。這麼說來,從南藝大到《ACT》;從博士班到評論書寫,這些學習經驗加總起來多少都有些相關聯吧。』
編一本沒有忠實讀者的雜誌——互媒體的未來
To Edit a Magazine Without Loyal Readers: The Future of Intermedia
文———邱俊達
『以互媒體性來思考一本雜誌與編輯的未來,一方面對應筆者在策展工作與評論工作的流轉中,益加關注行動/實踐如何真的能夠在宣稱與回顧之外,形成更多層次的效用;另一方面,也無非是體認到知識經濟與大數據時代下,書寫台灣美術史不再只是檔案的搜新、補遺、建檔,而更涉及到論題與數據庫之間的動態翻新的機制。』
BILINGUAL SELECTED FEATURES
The Documentary of The Mass Funeral of Wei-shui Chiang:
Some Thoughts on the Dissent Images Movement “from Confrontation Strategy to the Further Qualitative Change”
By Chen Chieh-Jen
Translated by Huang Tai-Ho
從《蔣渭水─臺灣大眾葬葬儀》紀錄片,談異議音像「從對抗策略到再質變運動」
The Documentary of The Mass Funeral of Wei-shui Chiang:
Some Thoughts on the Dissent Images Movement “from Confrontation Strategy to the Further Qualitative Change”
文———陳界仁
Art and Action in Postwar Japan:
From Reportage Painting to the Expo Destruction Group
By KuroDalaiJee
Translated by Shimada Yoshiko
日本戰後美術之表現/行為——從報導繪畫到万博破壞共鬥派(第二版)
Art and Action in Postwar Japan: From Reportage Painting to the Expo Destruction Group
文———黑達賴兒(KuroDalaiJee)
譯———林暉鈞
VIDEOS
陳愷璜×ACT
Chen Kai-Huang on ACT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校長陳愷璜,談藝術雜誌,藝術家寫作,以及藝術大學如何作為一個知識體系。
蘇育賢×ACT
Su Yu-Hsien on ACT
蘇育賢:「我覺得ACT就像一個肛門期的刊物,對糞便很執迷,很享受那個拉屎、又把它夾斷的感覺……如果把消費當成消化道來看的話,每當有新一波論述出來,它彷彿立刻進入消化道,被快速蠕動之後排出,然後等待吞噬下一個議題,再快速蠕動。ACT很像是在蠕動、排出的過程裡去阻止它,去挖糞,或是享受挖糞時肛門收縮的快感……」
(其餘影片陸續上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