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所收藏的新、舊版本的《藝術觀點》。圖片提供—楊佳璇
Linking the Past and the Contemporary:
ACT’s Construction of Social Art Landscape in 20 Years
文———楊佳璇
《藝術觀點ACT》改版10週年線上特輯,2019年1月出版
描寫時代的想像景框
行人文化實驗室在2014年出版了《咆哮誌:突破時代的雜誌》一書,內容選取了《漢聲》、《人間》、《影響》、《島嶼邊緣》、《好讀》這幾本屬性各不相同的雜誌,將其並置在一起,以時間序列的方式排列,概略譜出台灣雜誌的發展史,亦展現這些雜誌所描繪出的,台灣從1970至2000年代的時代樣貌。《漢聲》創刊於1971年,由黃永松、吳美雲、姚孟嘉與奚淞等四人組成團隊,以傳統文化的重現與保存為根基,以紙本圖文介紹民間工藝、地方風物。《人間》則於1985年11月以陳映真為核心人物創刊,1989年9月停刊,時間為台灣解嚴前後,雜誌以攝影圖片、文字進行報導式文學書寫,見證台灣學運、社運風起雲湧的1980年代。《影響》則以較公眾化的方式,引介西方電影與重要導演,亦以關注台灣本土國片為宗旨之一。《島嶼邊緣》創辦於1991年10月至1995年9月結束,當時是一本被視為「泛左翼軸線文化評論大集結」的雜誌,編輯組織成員龐大且複雜,從「嚴肅的西方思潮文章、批判嘲諷的時論議題、惡搞的圖像、全裸的照片」形塑出雜誌的性格樣貌。【註1】《好讀》則是誠品書店所推出的雜誌,以挖掘受主流媒體忽視或不願討論的議題為旨,創辦於2000年7月,2008年4月停刊。
這幾本雜誌以各自鮮明內容屬性,不同的閱讀客群,展現各自的文化關懷,形塑出自我的性格與思想特質,並且得以排列出台灣自1970年代以降,文化與時空的發展樣態,標誌出台灣不同時代的社會輪廓,也圈出台灣文化、知識圈的生態關係。對筆者而言,這些雜誌存在的時間或長或短,雜誌領域雖各不同,但皆有一個共通的特質,即貼合自我的核心關懷,以雜誌進行思想的建構與實踐,描寫出對時代的想像景框。
《藝術觀點》之「歷史蒙太奇之改版」【註2】
《藝術觀點》創刊於1999年1月1日,是在當時尚為學院體制的國立臺南藝術學院支持下創辦的刊物,最初由創校校長漢寶德發行推動,王福東為當時的主編。雜誌的創立初衷,雖是依附於學院的創立而生,性質較像是校內刊物,卻是一本在一開始,即試圖以雜誌作為藝術學院思辨與客觀討論的理性場域,【註3】亦作為提供藝術評論的發表平台,雜誌在初期,更已帶有讓當代藝術在南部開疆擴土的企圖與意味。設立之初,則以師生合作方式,由王福東帶領當時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研究所的學生,共同編輯這本雜誌。【註4】
約十年期間,伴隨著不同校長任內,《藝術觀點》歷經過不同時期的主編、改版與內容方向的更動。而在第十二年,即2010年1月第41期,這本雜誌經歷出刊以來,變動最大的一次全面改版。此次的改版,從雜誌的大小、封面、排版設計的重新定調,決定季刊或是月刊的出刊形式,專輯、文章屬性與字數從而影響雜誌頁數厚度的決定,最重要的是主編的組成,集結了校內文博學院蔣伯欣、音像藝術學院孫松榮、音樂學院林暉鈞與視覺藝術學院龔卓軍四位老師,因此有了正式匯集視覺藝術、藝術史論、影像與音樂四種領域的集結。此時,雜誌由於四位老師的集結,朝向較具學術性與專業領域的方向,也匯聚出四種領域的交會對話。雜誌名稱,維持沿用由漢寶德先生題字的「藝術觀點」四個字體,但加入了英文翻譯縮寫「ACT」(Art Criticism in Taiwan),同時具有「行動」的意思,這三個大寫字母,亦在每一次的出刊,由編輯以巧思,搭配每一次的專題主題,以維持「ACT」三個字母但改變單字內容的形式,產生每次不同卻有趣的呼應。
改版後的《藝術觀點》,仍維持其「校內刊物」的體質,亦延續師生合作的方式。首次專題,則展現對於歷史的重探、回訪姿態,重新以2001年第13期《藝術觀點》專輯中提及的《劇場》雜誌為聚焦對象。從《劇場》專題出發,一方面爬梳《劇場》所處的1960年代,台灣前衛藝術的內在精神性,同時亦以《劇場》的實驗、理想、破除雜誌的框架作為期許與方法,開啟《藝術觀點》接續的時光,重新翻攪歷史的走向與雛形。
從評論觀點的切片出發
或許可以這樣說,《藝術觀點》從最初1999年草創至2002年4月第14號的四年間,雖以學生為編輯主體,卻未全然受限於「校刊」性質,拓展、製作了許多足以映射台灣當代藝術發展的時代特徵的專輯,並在每一期中保留一個專欄,緊扣對於藝術史與評論領域的思索,當中許多專輯議題至今仍值得再次探究,此階段或可以界定是《藝術觀點》創刊後的一段高峰時期。【註5】
此時,扣合著「裝置藝術」與「替代空間」在台灣的興起風潮,成了兩個頻繁出現於雜誌中的主題,甚至常被並置在一起談論。以當時的台南市立文化中心於1999年推出「關於空間系列I」裝置藝術展為起點,雜誌於第2期以紙上展覽的形式,展出當時參展藝術家的作品手稿,第3期則有了王福東以〈過去、現在、未來——林鴻文、王為河、陳建北「關於空間」裝置展評述〉一文簡略回應,勾勒出當時南台灣「裝置藝術」的展陳形式與風潮;同期並另有以「邊緣地帶的藝文展演空間」為文題,對台灣藝術展演生態的樣貌進行粗略記錄。直至第8期,才有了一次完整的「替代空間專輯」,介紹當時台灣北部至南部的閒置空間、藝術家組成的藝術空間,並有座談「另類空間的時代來臨了嗎?」。【註6】至第12期,有了「台灣裝置藝術專輯」,以及後續的「回顧與展望:裝置藝術在台灣」座談【註7】。「裝置藝術」與「替代空間」這兩個主題,可以說是在這幾年間,以極高的頻率不斷輪番交錯出現。
除外,在第3期與第6期,分別有了兩期以台灣民間信仰延伸的常民文化專輯,試圖以裝置藝術與表演藝術的性格去談論台灣民間信仰,其中以〈2000年總統大選全民藝術運動〉一文,介紹了藝術家施工忠昊的作品《第二代台灣福德寺》,作為雜誌編輯群將民間信仰與當代藝術結合的回應,有著把視角落在台灣民俗的意味,也替當時藝術家運用常民文化素材反諷社會政治,留記了一筆紀錄。其餘專輯如:「雄獅美術」(第4期)、「八〇年代美術群體風雲」(第9期)、「女性影像藝術專輯」(第11期)、「南台灣影像文化的主體性」(第13期)、「台灣美術藝文媒體專輯(雜誌篇)」(第14期),都是雜誌早期頗具代表性的專輯。
檔案化的觀點延續
如前述,對應改版前的《藝術觀點》,2010年後的改版,賦予雜誌全然不同的樣貌。除了改版後第一期,主編於序言所強調的「清新感」之外,「不要口號與印象式的評論」、「將各式議題放回歷史情境中,予以重新問題化看待」,【註8】以及檔案的回訪,是此階段雜誌最強而有力的重要特質。
如前述,在首次改版出刊,編輯群即以「我來不及搞前衛——1960年代《劇場》雜誌與台灣前衛運動」為主題,作為重訪歷史的起點,梳理一段1960年代台灣面對現代主義西潮下,從知識份子、前衛藝術在台灣的發展,再至小劇場運動、電影的一段關係脈絡。改版後第二期,則另以「邁向視覺檔案——歷史、幽靈、影像性」,開始延續拉開環繞在「檔案」作為思維的影像論述。隨後則分別有「策展機器與生命政治」、「反抗影像.身體暴動——八〇年代媒體檔案的歷史回訪」,以及「現實的後像——重探臺灣七〇年代」等專題,此階段的《藝術觀點》,以時代為單位,不斷交錯往返於歷史、影像、音景、藝術行動、策展的思想群聚之間。
除了每一期專題,《藝術觀點》在改版後,也以雜誌文本與社會現實進行某種程度的嫁接。從41期開始,以紀錄片《愛的十個條件》,探討新疆維吾爾族受迫害的現狀。第42期則同樣另闢一個小專欄,以影像實踐與資料庫的建置,談論台北樂生療養院的保留議題。第45期的小別冊《act》,對於2010年的台北花博,進行類似藝術行動的揶揄、討論與紀錄。第48期則更直接以專題,談論台灣都更議題、移工與日本反核示威行動。在台灣2014年發生太陽花學運之後,則以特別企劃,針對此次社會運動事件,以藝術的觀念視角,進行一番整理探討,將「ACT」的字面意思,化為實際行動,接軌藝術與社會現實。
其餘每期皆會出現的「紙上展覽」、不定期出現的專欄「火星上的藝評家」以及幾個特定專欄,如資深評論者高千惠的「當代藝術」、美學論者陳瑞文的「美學」,或是音樂文化人馬世芳的「音樂五四三」都是讓這本雜誌顯得鮮活有力的成分元素。另外必須提及的,則是雜誌每一期都讓人眼睛發亮的設計與排版,其替每一期的《藝術觀點》設計出獨特的專屬身分,也說明雜誌何以必須以紙本現身的必要性,以及所謂書刊裝幀設計所賦予雜誌紙本,獨一無二、難以取代的重要意義。【註9】
結語
筆者在2010年前後,正值書寫碩士論文,處於茫茫然的焦慮時期,有了參與這本雜誌編輯的機會,此時恰好歷經雜誌改版前與改版後,兩個極大差異的時期之間,參與過程雖似乎比較像是沾個墨水般並不長,卻也著實在雜誌編輯的繁雜工作過程,近身理解書寫工作與編輯一本雜誌的血汗與不易。如今是一位讀者身份,收到雜誌的當下,總期待雜誌設計又搞了什麼新花樣,以及又出現哪些厲害的專題內容。而今日以文章試圖梳理這本雜誌的內容與發展,著實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特別是其歷經1999至2018年二十個年頭,累積了龐大的資訊量,許多雜誌的特質,筆者必然遺漏居多,難以藉有限篇幅予以全面完整地介紹。
然而,相較於所謂的藝術雜誌,對筆者而言,《藝術觀點》雖以藝術為主體,卻不全然純粹是一本僅以藝術作為談論對象而因此滿足的雜誌,其以藝術為出發視角、取徑,但試圖更向外擴及延伸至文化、政治、社會現象等各個面向,以檔案的建構視角,連結過去與當代,更接近的是筆者開頭所提及的,如《咆哮誌:突破時代的雜誌》一書中所整理挑選的五本雜誌的特質,以各自的視角為中心,樹立出極度鮮明的性格,再向外拓展,勾勒出的是另一種得以突破藝術視野下的時代樣貌。雖然內容難免多少顯得艱澀,還必須是內行人才有辦法讀得進去,卻也是唯有如此,才得以在貼合當代藝術的核心關懷下,不斷開創生產諸多議題,以藝術性的思想實踐,建構與還原出掩藏在社會樣貌的框架下,不同時代的藝術風景。
註釋
- 黃奕瀠,〈島嶼邊緣——左派游擊隊的理想火光〉,《咆哮誌:突破時代的雜誌》,台北:行人文化實驗室,2014,頁144-145。
- 此標題引用自龔卓軍,〈歷史蒙太奇之改版宣言〉,《藝術觀點》第41期,2010,頁1。
- 漢寶德,〈序《藝術觀點》〉,《藝術觀點》第1期,1999,頁1。
- 創刊號以「藝術教育的另類觀點」為專題,從訪談漢寶德校長的創校理念,到訪談當時楊樹煌教務長以「第二類大學」的觀點,談論藝術教育的落實,再至當時是藝評家也任教於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研究所的謝東山書寫〈批評與歷史文本的建構——論大學校院藝術史系、所課程中,增設「藝術評論」課程的必要性〉一文,以及由藝術家蕭勤主持的座談會「造形藝術教育與創作」的紀錄,再由美學論者陳瑞文擴大談論「美術與社會的合流現象」,以及對於音樂、建築教育等領域的談論。創刊號第一期,即初步繪製出一個《藝術觀點》的想像藍圖。
- 在2002年7月第15期至2005年10月號第28期四年期間,以各學院為專輯主要構成方向,幾乎回到「校內刊物」的性質,開始變得較無生趣。
- 《藝術觀點》第11期另有「體制外,anything goes!北中南替代空間大結盟」座談紀錄。
- 詳見《藝術觀點》第14期,2002,頁39。
- 引自孫松榮書寫於雜誌第42期的序言:「如果現階段的《藝術觀點ACT》具有某一種書寫立場的話,以影像事件作為當代性的總體思索可以說是較為清晰的追求方向。所謂當代性,不意味著對發生的影像事件——不管指的是影片、視覺藝術的展覽抑或新聞事件——採取一種流於印象般的或口號似的評論姿態,而是將它置放於有待探究的歷史情境進行一種被問題化,以及將過去與當下的理論體系與音像創置開展差異連結的優位(a priori)省思。」孫松榮,〈當代性部署:介於頹圮與迷走的邊界地圖〉,《藝術觀點》第42期,頁1。
- 引自陳智德所言:「書籍裝幀,是一種設計,其意義不止於美術,更是為書籍設計一種身份。」陳智德,〈文藝身分的設計〉,《裝幀時代》,台北:行人文化實驗室,2010,頁10。
楊佳璇
現居台南,2012至2018年運作台南藝術空間「齁空間」,現為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