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 88. 農業創生・萬物索引:如果耕耘是一種創作

88期專題企畫

Creating Life through Farming, the Index of Living Beings: If Cultivation is a kind of Creation

■ 企畫——吳克威、蔡郁柔

《藝術觀點ACT》88期,2022年1月出版

當代農業的討論,並不僅止於克服種種在耕耘過程中遭遇的挑戰,得到更大的產量或收益,更在於農田經營、耕作方法與更大尺度的自然環境之間的關係。以里山倡議為例,李光中教授認為:「里山倡議的核心概念是『社會生態生產地景』,係指人類與自然長期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生物棲地和人類土地利用的動態鑲嵌斑塊(馬賽克)景觀,並且在上述交互作用下,維持了生物多樣性。」這樣的思考呼應2022Mattauw麻豆大地藝術季「千重溪:曾文溪的一千個名字」,處理人類世與極端氣候處境下作為臨界區的流域議題。本期延續ACT84期「流域治理.萬物身世:曾文溪的一千個名字」對於上游的策展研究,將場景移向曾文溪中游的農田,探索耕種的實踐如何攸關於中游流域環境的:土壤、水、生物棲地,甚至是對於極端氣候近身遭逢,而農民作為直面各式環境變化的棲居者;在這樣的過程中,除了學習專家知識、觀念應變之外,實際上也在自身實踐中以經驗法則、田間觀察出發,創造性的產生各自獨特的環境哲學與倫理,意外在調查、訪談的過程中,體現了某種在地知識的基進性,也呼應了全球性的環境議題。換言之,農業創造的不僅是作物的生命,同時也創造了生物的棲息空間,理解農業也並不只有以人類為中心考量「產業」的意義,同時也存在著與萬物遭逢、共存的關係,而農民的耕耘背後往往涉及了深刻的在地知識與環境哲學,並進一步透過農耕中介、創造人與非人之間的關係,體現於生產地景。因此,本期專題的第一部分,以較觀念性的文章,從里山倡議的脈絡、有機農業發展及農法、殖民體制與台灣農業的關聯、台南曾文區從日治時期至戰後的農民政治史、環境書寫與地方知識等面向,呈現幾種對於當代台灣農業的認識路徑;第二部分則是2022Mattauw麻豆大地藝術季策展團隊以台南市171市道官田段沿線村落農民種植稻米、芒果、菱角的經驗和上述的觀念對話,提供實際的場域案例。希望透過專文、訪談及影像紀錄,探索農業、農民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共同耕耘曾文溪中游的里山風景。


編輯台的話|採菇之歌  ■ 黃瀞瑩

專題導論|農業創生・萬物索引:如果耕耘是一種創作 ■ 企畫|吳克威、蔡郁柔

驚蟄篇|土地想像・田間試驗

榖雨篇|農業共生・概念共筆

  • 日治時期臺灣的殖民農業與地景轉換 ■ 文|呂紹理
  • 犁跡與爪痕——凋零在「曾文區」土壤的白色稻殼 ■ 文|林傳凱
  • 觀看有機農業的多種視角 ■ 文|陳玠廷
  • 當代台灣農業書寫的類型、另類路徑與地方知識 ■ 文|簡義明
  • 生產之外,人與地的共生:農田作為萬物的棲地 ■ 訪談|陳美惠 ■ 翻譯|蔡郁柔
  • 流動國土・農路共行:從獵人帶路、農人帶路到群的構造 ■ 文|龔卓軍

芒種篇|曾文匯流・萬物索引

  • 大氣下,阡陌行。 ■ 攝影|陳黎恒青
  • 阡陌中的水徑運轉:嘉南農田水利會的日常運作 ■ 訪談|毛坤淵 ■ 文|陳冠彰
  • 帶路:到大地工作室 ■ 訪談|江浚銘 ■ 文|龔義昭
  • 大地共生、萬物交陪與農友諮詢 ■ 訪談|許玉燦 ■ 文|黃瀞瑩
  • 關於水稻生命的孕育——土壤、氣候、耕耘 ■ 訪談|胡育旗 ■ 文|吳克威
  • 一群人的育苗場裡,一切正在發芽 ■ 攝影|吳克威、蔡郁柔
  • 跟著菱角一起長大——水田裡的循環生態圈 ■ 訪談|林丙火、龍國泰、蔡昇諺 ■ 文|洪榆橙
  • 可品嚐的風景——走向感覺與知識的和諧 ■ 文|港千尋 ■ 譯|呂孟恂

召集人|龔卓軍
主編|龔卓軍、林素幸、文貞姬、林巧芳、龔義昭、林暉鈞、林欣怡
專題客座主編|吳克威、蔡郁柔
企畫主編|陳冠彰、黃瀞瑩
執行主編|張郁晨
執行編輯|林昱君、紀欣妤、蔡政杰、葉菁
美術編輯|蕭涵云、王憶綺
美術顧問|羅文岑
義工|張徐帆、黃玟臻、呂瑋倫、黃蓁、游珮怡
藝術觀點ACT|88期,2022年1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