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 45. 華麗的猥褻——藝術介入空間,空間介入藝術

45期專題企畫

華麗的猥褻──藝術介入空間,空間介入藝術
Obscénité Florissante : Art Intervene Space, Space Intervene Art

■策畫———陳泓易
《藝術觀點ACT》45期,2011年1月出版

本專題企圖透過藝術家、哲學家與建築師,城市營造者以及社造運動者,從空間史、場所認識論與建築倫理學的角度,深入思辨與討論歐洲城市空間規畫的歷史與美學,園林的哲學思維,以及生態博物館概念下的另類公共空間與展示空間的思維邏輯。以此為基礎,返觀台灣當代藝術的公共空間與土地倫理向度。具體而言,這既意味著對後921、極端型氣候、〈農村再生條例〉與花博所突顯的空間場所問題進行勘查,也是對策展人與台灣當代建築創作者的經驗反芻開展細微的剖析,以探測當今土地亂倫與公共空間沉淪的可能緣由。


專題企畫
藝術介入空間或者空間介入藝術■ 陳泓易
台灣公共空間的美學與拓樸■ 陳泓易
從基地想望空間的複層脈絡——訪建築人邱文傑■ 訪談│陳泓易、陳宣誠
城市空間閱讀與實踐──從《宜蘭河畔維管束計畫》談起■ 受訪者│黃聲遠 ■ 訪談│陳泓易、龔卓軍
風景思維的當代挑戰──斷裂中的接合與定位■ 黃冠閔
關於農村再生之道■ 曾旭正
山也BOT,海也BOT,但友誼無法BOT──朋友社會的空間美學經濟模式■ 龔卓軍
介入.對話──張元茜的展覽策略與場域想像■ 訪談│陳泓易、王品驊
當代藝術展覽在都市開發與更新裡的角色■ 呂佩怡
身體與山水──探索「自然」的當代性■ 何乏筆
生態博物館的物件■ 菲利普‧梅羅 ■ 譯│王允踰
棲居.參與.價值認同──從「生態博物館」反思台灣都市空間與規劃政策■ 受訪者│陳國寧 ■ 訪談│陳泓易

專欄
後建築│建築過後■ 王俊雄
音樂│音樂的空間邏輯──訪談李肇修■ 編輯部
音樂五四三│記得那只隨身聽■ 馬世芳
美學│德勒茲電影論的藝術哲學特徵■ 陳瑞文
攝影絮語│回憶/蒙太奇■ 許綺玲
當代藝術│高藝術/低文化 v.s. 低藝術/高文化──大芬麗莎的有產階級微笑■ 高千惠

影像紙上展覽│台灣「美景」■ 企畫│張照堂 ■ 圖.文│吳政璋
影像評論│台灣容顏的缺席與再生──試論吳政璋的「台灣『美景』」系列■ 張世倫
當代藝術檔案‧草圖集│Heaven■ 蘇育賢

後人稱眺影│垂直之眼,無以隱蔽的身體──論當代災難風景的潛形顯像■ 孫松榮
美學札記│藝術終結的預言──丹托《在藝術終結之後:當代藝術與歷史藩籬》與黑格爾《美學》的關聯性■ 廖怡琪
藝術家生命經驗│訪談謝德慶■ 漢斯.烏利希.歐布利斯特 ■ 譯│龔卓軍
火星上的藝評家│我與我們所是的動物■ 陳維峰
深度書評│書架上的旅行──漫讀藝術史老大師二三書■ 陳懷恩
編輯台的話│黎明不要來,雜誌還沒編完……■ 高愷珮


主編│龔卓軍、蔣伯欣、孫松榮、林暉鈞
客座專題主編│陳泓易
企畫主編│王品驊
特約企畫│高俊宏
執行主編│高愷珮
執行編輯│吳科毅、邱俊達、陳湘汶
美術編輯│山今工作室
藝術觀點ACT│45期,2011年1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