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期專題企畫
影像的背面
The Other Side of the Image
■企畫———林欣怡
《藝術觀點ACT》61期,2015年1月出版
埃斯賓諾沙 1979 年於古巴起草的「第三電影宣言」:〈為非完美電影〉中對藝術家進行提問:「你的作品形式,至今仍被哪些『有文化』的菁英觀眾所造成的籓籬限制。對此,你要如何克服?」此一提問不僅結構出影像的政治性—美學結構的感知塑造;亦同時指向了一個重要的辯證—影像感知取消自身政治性的可能。影像矛盾的雙重性正是在此顯影:它必須追問自身的矛盾與政治性,它必須自陳其無法觸摸卻力圖翻譯的視像,它必須流亡解放自身,同時讓觀者解放。影像拍攝者作為影像的生產主要節點,面對眼前的影像,此節點是游移晃動的第一人稱與第三人稱,他同時是冷調的捕捉者,也是熱質的敘事者。當此敘事身體於場景中顯影,該如何將影像陳述出來?若以此觀之,埃斯賓諾沙追問的應該是拍攝者如何將影像「檔案化」。此專題將以身體場景、檔案影像、流亡話語等,去指認或辨識「影像的背面」,一種無法觸摸的非地方。關於場景的背景消失,成為影像自身,以及媒體化、檔案化後影像的背面如何實存。
專題企畫
影像的背面 ■ 企畫│林欣怡
非電影:數位、倫理與大眾 ■ William Brown 譯│編輯部
織夢 ■ Jakrawal Nilthamrong 譯│林欣怡
無視鏡頭.嵌入場景的身體──黃庭輔的影像方法 ■ 整理│編輯部
星空中的黑暗──阿比.瓦堡的「記憶─圖輯」 ■ 李立鈞
我、城市船,以及現世 ■ 張立人
流亡話語──無路可走而必須前行 ■ 林欣怡
流亡:離開是一種學習的方式──與史提芬諾.哈尼對話 ■ 整理│王虹凱 譯│蔡文晟
復返影像 ■ 高俊宏
鏡外敘事.影像考掘 ■ 許家維
影像判斷力批判 ■ 高重黎
電影札記 ■ 高重黎
影像的背面 ■ 蘇育賢
那裡,沒有影像,只有資料! ■ 邱誌勇
特別企畫
亞洲城市.游動民──r:ead#3東亞對話駐村計畫迴響之一 ■ 策畫│龔卓軍
重拾國際主義 ■ 鄭波
歷史的寄生:開王殿的故事 ■ 羅小茗
專欄
情動機器│(去)魅化臺灣電影與萬靈論的現實性 ■ 泊硯 譯│廖柏州
美學│直覺:柏格森與德勒茲 ■ 陳瑞文
當代藝術檔案‧草圖集│ 莫拉克.南沙魯 ■ 文.圖|陳伯義
影像紙上展覽│覺.迷 ■ 企畫|張照堂 文.圖|林文強
影像評論│人間裂縫、鬼樣時空 ■ 張榮哲
藝育│通向差異的藝術感知──從音樂角度談校園展演機制 ■ 編輯部
收藏物語│指尖流出的溫度──收藏真心—書簡物語 ■ 李賢文
當代藝術│在機制凝視下──台北雙年展場域中擬似概念的「全球化當代性」 ■ 高千惠
群眾的反叛 ■ 文.圖|港千尋 譯│林暉鈞
行動彈藥庫│21世紀關鍵詞彙編──房租、前衛園圃運動 ■ 入江公康、澀谷望 譯│墨科
深水魚雷區│超越民主的關鍵途徑──從「哲學的起源」談起 ■ 柄谷行人 譯│林暉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