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apping
策劃——黃瀞瑩
《藝術觀點ACT》85期,2021年4月出版
在1990年代之後,原住民當代藝術生產者的工作方式,曾經透過在原生部落或某地域的重新著根(ground-ing),積極銜接此地的物質條件、歷史氛圍與集體記憶,其創作方法時常開端於身體復返於地方後的人土關係重建,以及著根後與族人或跨族裔的親緣性蔓延。如星叢般點點散羅於山區與海岸的工作室(達魯岸),即是明顯的例證。然而,在這個明顯突出的原民當代藝術生產條件之外,近年來,亦有部分創作者選擇拿著紙筆與攝影機上路,在路徑交錯的節點,以重新製圖為行動模式,將原本散落於地方的片段敘事,彼此縫綴,企圖招喚出一種新的共振場域。
在這些行動者的實踐傾向中,相較於作品的生產,會晤的發生或許更具優先性。作為《lohizaw越山:重返賽夏遷移路徑》計畫的發起人,hewen豆宜臻自2015年後開始回返父系的原生部落,透過對於過往遷徙路徑的追蹤復訪,讓自身沉浸於歷史記憶、族群衝突、多重認同的經驗現場。在這個持續發展的計劃中,豆宜臻的行動,一方面補遺了自身的家族敘事,同時亦串連起某種跨族群的經驗連續體,以及「前創作狀態」可能發生的集體場域。在行動過程中持續發散的合作搭接、多重視角的映射與差異觀點的介入,使其不同於文史工作者對於歷史事實的挖掘與考究,而更偏向跨族群的精神地理空間之再造。
Posak Jodian亦是上述創作取向中的一員。在拍攝2018年的《Lakec》與2019年的《Lakec_AVery Simple River》期間,Posak追蹤了小碧潭部落與馬太鞍部落對於河畔生活的神話與記憶,勾勒出台灣內部的移轉路徑,爾後與馬來西亞藝術家林猶進(Jeffrey Lim)同行,至馬來半島西側南島語族的領域,持續追蹤以河為徑的聚落與遷徙經驗。這兩部影像作品,皆是對於移住民與原住民身分交互流轉的持續叩問,而其在拍攝過程中,亦持續生產出某種綿延的交往空間。這些誕生在移動中的視野,照見了相較於「著根式敘事」也許更複雜難解的情狀,也讓當代原住民藝術創作,更進一步朝向訴求「實踐性」的行動模式。
【網路編註】此策劃包含豆宜臻《lohizaw越山:重返賽夏遷移路徑》以及Posak Jodian《Lakec》、《Lakec_AVery Simple River》等作品。詳見紙本雜誌頁78-96。
黃瀞瑩
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生。長期關注現╱當代原住民藝術與相關參與性實踐計畫,2005年開始參與高美館南島當代藝術計畫人物特寫採訪專欄至今,文章並收錄於《島嶼跫音:臺灣南島當代藝術側記》。曾策劃展覽:「存在物與思辯:微不足道就只是輕淺薄皮」、「井底計畫2:autofree」、「再現原始:原民╱原始藝術再現系統的探討」、「都蘭印象(協同策展)」、「微分影像」。文章散見於《藝術認證》
hewen a ta: in tawtawazay 豆宜臻
苗栗賽夏族,來自南庄八卦力部落kaehkaeh’oe’an,目前旅居、工作於台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碩士,2018年返鄉自我田調追尋家族史,現今努力成為文化學習者
Posak Jodian
生活於台北的阿美族人。Posak是名字,Jodian是父親之名。Posak有著民族語言學與傳播學背景,並主要以紀錄片作為方法,及自身的族群身分為起點,透過長期的田野研究關注部落的傳統領域形塑,以及離鄉原住民的都市生活;亦同時參與於各群眾運動的場景中,探究青年在城市縫隙間的各種行動可能。試著透過族群與文化行動作為支點,拉開身分與認同的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