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 83. 新視野,亞洲戰爭表象

83期專題企畫

New Vision, The Representation of War in Asia

■ 企畫——文貞姬

《藝術觀點ACT》83期,2020年10月出版

■ 企畫──文貞姬

「表象」(representaion),意指人們將世界圖像化並以此圖像再現世界。然而此處所言的表象,並不單指個人行為,更擴大到某個集團,其試圖透過許多媒介再現自身或他人,並在此過程中賦予對象典型的、具代表性的意涵。此外,我們在圖像再現的過程中可以明顯觀察到,不論是其中所生產出來的產物、使用的手段或傳達的對象,皆與某個時期的社會文化空間有密切連結,而我們在此所要探討的議題,乃是作為表象空間的「國家」,以及國家因戰爭所形構出來的「國民」意識,尤其是近代日本所打造出來的「亞洲」概念,即是經由殖民統治所形塑的政治社會文化體。正因為日本透過各種媒介對亞洲進行圖像再現,進而導致「戰爭」也成為一種圖像再現的「表象」。

從二十世紀中葉開始,亞洲接連爆發了滿洲事變、中日戰爭,以及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開打的太平洋戰爭,而日本的戰敗,使其殖民地紛紛解放獨立,然而卻在一九五○年代再度爆發南北韓戰爭,不但造成現今南北韓的分裂,也塑造出各自作為民族象徵的表象。

此次所規劃的「亞洲戰爭表象」專題,首先,其時間範圍以日本帝國殖民時代起至一九四五年戰敗為止,探討期間作為日本殖民地的台灣與朝鮮的藝術圈,如何再現戰爭,使其成為視覺化的表象。同時我們也盼望以此新角度的考察,讓人們對於韓戰有新的省思,並賦予其新的意義(二○二○年為韓戰七十周年)。

其次,日本殖民台灣與朝鮮,從一九三一年滿洲事變爆發到一九四五年日本戰敗,我們可以說,這兩地除了身為戰爭的被害者外,同時也是日本打造「國家表象」之處;尤其在國家戰爭體系內,「銃後」(戰場後方)的國民動員,也是作為與戰爭圖像相關作用的一環。是故, 我們以〈戰爭表象,銃後(後方)之女〉,來探究藝術家在此時期中,如何意識此一狀態並迎合當局所需,進而創造出符合時局的藝術作品;此外,所謂「戰時」,雖然意指國際間處於戰爭的局面和狀況,然而這樣的「戰時」又是如何指導官方藝術大展,而藝術作品內的台灣原住民女性,又是如何在「戰時」的局勢引導下,呈現出新的形象呢?同時,在〈新寫實主義與二戰前東亞繪畫〉一文中,我們也將重新闡釋作為日本戰時殖民地代表的台灣,是如何透過善於西洋畫之畫家的筆墨,成為新興藝術實驗的對象,並形構出意味著「台灣自身」的表象。

一九五○年南北韓戰爭爆發,隨後擴大為國際間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的意識形態紛爭。在此意識形態逐漸興盛的過程中,「照片」此一媒介的威力不容小覷。如同〈韓國戰爭的記憶:《大同江鐵橋上的避難民》照片〉中關於文字與照片的記載,原本只是當時隨軍攝影記者馬克斯.德斯佛(Max Desfor)的無心之作,爾後卻成為承載濃厚意識形態之物。易言之,媒體通過承載諸多戰爭表象的圖像,即當時攝影記者拍下的照片中掌握到戰場的真實性。同時,對戰雙方所使用的宣傳單,也可視為另一種不見血的心理戰,〈生之符號:韓國戰爭時期聯合國軍隊中共軍的傳單〉便是針對傳單所寓含的心理戰策略進行分析。文中指出,傳單宣傳手段在韓戰中,不論是敵我雙方,皆將此宣傳媒介之效用發揮到極致。

而關於日本戰敗後如何處理自身的戰爭藝術,〈戰後畫家描繪的戰爭:聚焦於丸木位里、丸木俊及浜田知明〉一文有深入的探討。文中重新思考日本戰敗同時成為美軍原子彈轟炸的受害者,深受打擊的國家/個人的體系,呈現出何種新樣貌?換句話說,曾經是脫亞入歐之新興國家典範的日本,其所打造的「國家」表象系統,當它回歸到「個人」層面時,藝術作品又會如何呈現此(戰敗後)局勢呢?如同當今作為美方原爆受害者且進行反核運動的日本,不也是誕生出另外一種新型戰爭之形象嗎?在此過程中,藝術如何介入戰爭?藝術家又是如何感受到國家暴力?這些都是值得吾人探究的議題。

藉由以上眾多層面的考察,除了可以重新檢視二十世紀人類所經歷過的「戰爭」,同時也能尋求當時引發戰爭的日本及分裂南北韓之韓戰對於當代所具有的新意涵。更重要的是,這樣的考究也有助於我們進一步思考,在現今急速變化的地球村中,逐漸興起且尚未明朗的冷戰新面貌。

眾所皆知,目前全球正處於新冠病毒(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肆虐之際,而各國所出現的強力控制國內疫情的系統與手段,完全異於過往戰爭時期的手段。換句話說,我們在此疫情的肆虐中,看到國家超越了控制疫情之外的權力擴張,這讓我們聯想到傅科(M. Foucault)所提出的「統治性」概念,意指具有與國家不相上下的權力,統治著個人的政治。在此次全球疫情中,傳染病猶如傅科所言的「生物權力」(Bio-power),取代過往戰爭的核子武器,形成一種以傳染病為手段進行戰爭與統治的權力運作模式。(譯─陳慶德)


文貞姬
現任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副教授,專攻東亞近現代藝術史研究,主要著作《毛斷、混性:東亞近現代美術》,近來文章有,〈亞洲與女性,跨西歐中心主義的抽象藝術〉、〈東亞繪畫的現代化:符號與物件〉等


編輯台的話|戰爭之框  ■ 文|蔡尚政

專題企畫

  • 新視野,亞洲戰爭表象 ■ 企畫|文貞姬 ■譯|陳慶德
  • 戰爭表象,銃後(後方)之女 ■文|文貞姬 ■譯|陳慶德
  • 新寫實主義與二戰前東亞繪畫 ■文|楊佳玲 ■譯|蔡尚政
  • 韓國戰爭的記憶:《大同江鐵橋上的避難民》照片 ■文|朴銀英 ■譯|鞠文瀞
  • 戰爭的媒體:傳單 ■文|文貞姬 ■譯|陳慶德
  • 「生」之符號:韓國戰爭時期聯合國軍對中共軍的傳單 ■文|吳惠珍 ■譯|鞠文瀞
  • 戰後畫家描繪的戰爭:聚焦於丸木位里、丸木俊及浜田知明 ■文|稻葉真以 ■譯|范麗雅
  • 不離地|不賣弄:談何慶基的八十與九十年代藝評與策展 ■文|呂佩怡

召集人|龔卓軍
主編|龔卓軍、林巧芳、龔義昭、林素幸、文貞姬、蔣伯欣、林暉鈞、林欣怡
專題主編|文貞姬
企畫主編|蔡尚政
執行主編|呂瑋倫
執行編輯|黃瀞瑩、駱筱筑、陳思宇
美術編輯|陳米爾、蕭佑任、雷文茹、蕭涵云
美術顧問|羅文岑
義工|張郁晨、蔡政杰
藝術觀點ACT|83期,2020年10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