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 49. 搜聲記——台灣現當代音景

49期專題企畫

搜聲記——臺灣現當代音景
Modern/Contemporary Soundscape of Taiwan: In Search for the Voice

■策畫———林暉鈞
《藝術觀點ACT》49期,2012年1月出版

這兩年以來,《藝術觀點ACT》持續地思考藝術,以藝術思考。基本上,我們對議題沒有任何禁忌;唯獨音樂,至今仍不曾迎頭面對。 這是有原因的。一方面我們的編輯群多半是思想或視覺藝術背景出身;另一方面,也在於音樂這個課題難以切入。在各種藝術的論述中,音樂所使用的文字或許是最自給自足、自成系統的;換句話說,也最為封閉。諸如和聲、對位、曲式等等討論音樂常用的辭彙,對非音樂人來說難以理解;現代、當代藝術與社會以及其它學科所互動、產生的概念,在音樂領域裡也很難找到對應。 《藝術觀點ACT》第49期決定跨出一小步:我們將製作一個小專題,先回溯西洋音樂傳入臺灣的軌跡,進而討論當代音樂創作所面對的處境與問題。我們藉此拋磚引玉,渴望有更多的參與,與回應。


專題企畫
搜聲記──臺灣現當代音景■ 林暉鈞
西洋音樂傳入臺灣的軌跡──日據時代結束之前■ 陳惠湄
超越東西方文化交流的藩籬──臺灣聖詩精簡回顧■ 江玉玲
以音符編織的文化宣言──日殖中期反殖民團體的社會運動歌曲創作始末■ 黃信彰
現代性的追求與戰後臺灣當代音樂■ 連憲升
臺灣當代音樂創作的處境──楊聰賢專訪■ 編輯部
臺灣地下噪音──學運反文化之聲(1990-2000)■ 林其蔚
邊緣翻騰──黑手那卡西的社運音樂實踐■ 立方計劃空間
聆聽作為實踐──進入臺灣社會聲音圖景■ 鄭慧華>
綻放中的臺灣世界音樂■ 蔡宗德
時間─聲音──羅頌策談聲音的敘事■ 立方計劃空間


未歸化的銀幕︰形體分析
學者深度訪談│形體分析的反抗性:當代法國電影理論的幾個片段事件──專訪菲利浦.杜布瓦教授 ■ 孫松榮
焦點書摘│克里斯.馬克的《堤》,或意識的電影畫格■ 菲利浦.杜布瓦 ■ 譯│王允踰
深度書評│當代電影理論的美學轉向──評《影像的形體思想》■ 孫松榮


專欄
美學│尼采的神話宇宙學與世界音樂■ 陳瑞文
音樂│從音樂出發的多元觀點■ 編輯部
當代藝術│被迫缺席──一篇被《艾未未─缺席》專輯驅逐的藝評 ■ 高千惠
影像紙上展覽│迢迢路■ 企畫│張照堂 ■ 文.圖│陳順築
影像評介│「我不會拍照呀。」一杯紅酒之後,他這麼說。■ 陳湘汶
當代藝術檔案.紙上策展│既已逾越,何不繁衍──徐永旭的巨型陶藝與當代藝術的交鋒■ 徐永旭+龔卓軍+陳伯義
現場收音│排隊向西,以「獨立」之名進行搖滾的加冕式與再封建■ 吳牧青
深水魚雷區│馬克思,其可能性之中心(下)■ 柄谷行人 ■ 譯│林暉鈞
諸眾再結界│華光社區為座標──看國土商品化及新自由主義在臺灣■ 編輯部
編輯台的話│上來透口氣 ■ 雙俊不二男


主編│龔卓軍、蔣伯欣、孫松榮、林暉鈞
企畫主編│高俊宏、邱俊達
執行主編│郭嘉羚
執行編輯│蔡奉瑾、林涵文、郭璧慈
美術編輯│山今工作室、郭嘉羚
特別給力│高愷珮、陳湘汶
義工│楊鎮宇、何銘偉、陳琬尹、陳沛妤
藝術觀點ACT│49期,2012年1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