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 90. 從「小藝術」到「大藝術」──「幻。畫」繪本藝術展的奇幻之旅

90期專題企畫

From “Arts Mineurs” to “Arts Majeurs”: The Fantasy Journey of the Exhibition ImageNation-The Wonderland of Picture Books

■ 企畫——林素幸

《藝術觀點ACT》90期,2022年7月出版

緣起

接續2021年7月出刊的《藝術觀點》86期夏季號「與世界共舞─繪本的奇藝世界」專題,在經過一年的籌劃下,「幻。畫:繪本的奇藝世界」展覽在2022年2月24日至4月24日於臺南市美術館一館正式登場。「幻。畫:繪本的奇藝世界」打破繪本為童書的刻板印象,以歷史脈絡與藝術賞析的面向,構築出不同觀看繪本的世界。過去學院藝術系統建置的藝術門類常將書籍與插畫等的製作納入「小藝術」(arts mineurs)的範圍,因而產生以創作「大藝術」(arts majeurs)為職志的藝術家們常常不屑創作書籍或插畫等藝術的窘境。此狀況在十九世紀西方藝壇得到改變,越來越多的藝術家投入書籍與插畫的設計與製作,【註1】並影響到東方的藝術世界,當中最有名者莫過於留法,且歸化法國的日本藝術家藤田嗣治(Foujita Tsuguharu, 1886-1968)。

近年來因為繪本市場的日益蓬勃,國外許多精彩得獎的作品相繼被引進臺灣,促使臺灣有更多創作者投入繪本的創作。二十一世紀的繪本市場,已突破過去為文字配插圖的角色,許多作品都以插畫為主,文字為輔,視覺圖像在現代溝通傳播上,已成為不可或缺的媒介。因應此藝術發展與潮流,國立臺南藝術大學(簡稱南藝大)與臺南市美術館(簡稱南美館)於2022年新春後,攜手合作展出「幻。畫:繪本的奇藝世界」展覽,該展一共分為三個子題:一、「插畫黃金時期」,二、「繪本的前世今生」,三、「漫遊華文繪本」。透過不同主題的範例和演變脈絡,我們與觀眾一起探索繪本的發展及其圖文背後的奧妙,並了解繪本的形成演變及對臺灣視覺文化與插畫產業的影響。

作為一個大學的教師,而非專業的博物館員或專職的策展人,我個人在策劃展覽的過程中,較多偏重在研究與展覽如何呈現的專業上,於行銷等策略上的認識相對較弱。為了讓展覽策劃更周全,我們特別邀請王碩仁博士擔任此展覽的製作人暨共同策展人,以他在台積電與聯發科等科技業超過二十年業界的實務經驗,給予策展團隊不同的視野。在此專刊中,我們也特別邀請王碩仁老師,以自訪的方式,來跟大家一起介紹「製作人」在策展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究竟為何?並透過展覽的實例與大家分享理想與現實如何平衡。

以藝術家出發的繪本展

在臺灣,繪本研究長期以來是和文學(尤其是兒童文學)有著密切的關係,所以大部分有關繪本的研究多是從文學的角度出發。但是,繪本除了文字以外,圖像也佔有著重要的地位,有些繪本更是完全沒有文字,只以圖畫呈現,如這次展出陳志勇(Shaun Tan)的《抵岸》(The Arrival)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繪本一直以來多是在書展或是圖書館展出,「幻。畫」繪本展除了突破此點將插畫家們的作品帶到美術館展出外,我們也刻意顛覆過去以文字作者為導向的方式,所有作品說明牌介紹皆以藝術家出發,希望更多觀眾或讀者能注意到藝術作品的本身,欣賞此綜合的藝術。

在臺灣繪本發展史上,1964年可以說是個重要的轉捩點。1964年,國語日報社出版了《世界兒童文學名著》,這套書是臺灣第一次以套書方式出版的繪本,廣受歡迎多次再版。由於這套書的挑選和翻譯都經過仔細評估,其中不乏榮獲美國凱迪克圖畫書大獎(Randolph Caldecott Medal Books)的作品,如《讓路給小鴨子》。隨著這套書出版後,我們可以看出和早期臺灣出版的插畫本比較,如大眾書局編譯的《鵝與金蛋》、《荊軻刺秦王》等,臺灣繪本逐漸走向精緻化,包括字體放大、適度留白等。從1964年起至1969年,國語日報社一共出版了120本的《世界兒童文學名著》,透過這些外國的繪本,對臺灣兒童與大人的視覺美學與文學素養,都有相當大的影響。

同樣是1964年,該年6月臺灣省教育廳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資助下,成立了「兒童讀物編輯小組」(簡稱「兒編小組」),聯合國規定該兒童叢書必須是創作,不能是翻譯的,而稿子編輯必須經過聯合國聘任的專家審查,該叢書版權則是屬於聯合國的。1965年9月,「中華兒童叢書」發行了第一批《我要大公雞》等12本書,往後每五年為一期,陸續出版了八期,共發行965本,直到2002年教育部裁撤「兒編小組」,為期將近三十八年(1965-2002)之久,除了影響了臺灣1960至1990世代的兒童外,這套兒童叢書當時引進創新的編輯理念,大膽使用圖片、強調空間留白和全面彩色印刷等,具有相當的革新意義,並因此培養出臺灣第一代的插畫家,如鄭明進、趙國宗、曹俊彥、呂游銘和劉伯樂等,歷史意義深遠。繪本此「視覺文本」(visual texts)因為兼具文學與藝術性,在二十世紀華人藝壇已發展成為一種「真正新的藝術形式」(a genuine new art form)。透過繪本,帶領大家認識創作者如何透過此視覺文本與世界接軌,甚至與世界互動。

在這次的展覽裡,我們除了從國語日報社和私人收藏家等處借到了在全國圖書館都很難得見的《世界兒童文學名著》和「中華兒童叢書」外,也特地向國立臺東大學圖書資訊館的「林文寶教授特藏室」,借了許多臺灣早期難得見到的圖畫書。林文寶教授可以說是臺灣最早推動兒童文學的學者,這是因為其豐富博學的知識底蘊所促成。為了更加了解阿寶教授推廣兒童文學的歷程,本刊主編特地前往臺東親訪阿寶教授,希望讀者可以更加瞭解兒童文學在臺灣發展的概況。

1990年代以後,因為赴歐美學習傳達藝術的插畫者增多、兩岸交流的頻繁及繪本市場的日益蓬勃,臺灣更多創作者(如鄒駿昇、廖健宏)紛紛投入繪本的創作。另外,許多國外繪本或圖像小說(如長谷川義史、陳志勇和約翰娜)相繼被引進臺灣,除了讓繪本界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景象外,更讓臺灣讀者有更多機會認識此視覺藝術。

在《藝術觀點》86期夏季號裡,我們介紹了臺灣第一代繪本創作者趙國宗與劉伯樂,透過他們的訪談與自傳性的文章,我們得以了解早期臺灣繪本的發展概況及插畫家所面臨的困境。在同一專輯裡,我們收錄了日本繪本作家長谷川義史(Hasegawa Yoshifumi)的採訪記,並了解了臺灣中生代繪本創作者廖健宏的創作歷程。在「幻。畫」繪本展第二區「繪本的前世今生」,我們除了展出廖健宏和其它大陸不同創作者的《九色鹿》外,也展出了不同時代和國家版本的《睡美人》與《桃太郎》,其中又以日本藝術家荒井良二(Ryoji Arai)展出的《睡美人》原畫大受關注。也因此,我們在此專輯特別邀請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繪本研究專家游珮芸教授為我們撰寫了〈荒井良二繪本的圖文敘事分析:以四本「後三一一繪本」為例〉一文,透過荒井的繪本創作起點與創作理念,讓讀者了解繪本創作與荒井自我生命的關係。並以《天亮了,開窗囉!》(あさになったのでまどをあけますよ)、《孩子們在等著》(こどもたちはまっている)等作品來認識荒井如何透過繪本創作來與「後三一一」的生命對話。透過珮芸老師的剖析,也提醒我們認識藝術治療在當今社會扮演的重要角色。

同樣也是「繪本的前世今生」的第二展區,我們看到了許多藝術家對日本經典文學《桃太郎》的不同詮釋。這次展覽雖然因為經費限制,很遺憾無法如願展出桃太郎相關原畫,但我們也邀請了長期於小大繪本館擔任志工及資深講師的莊世瑩老師,為我們介紹亞洲第一位獲得安徒生獎的日本藝術家赤羽末吉(Suekichi Akaba, 1910-1990)的作品。希望透過這些文章的介紹,讓我們更進一步了解日本繪本的發展概況。

除了日本外,本次專刊也特地訪問了亞洲第一位獲得義大利波隆納插畫獎的臺灣藝術家鄒駿昇。在訪談中我們除了了解他如何意外成為繪本插畫家、英國皇家學院(Royal College of Art)的訓練對他藝術生涯的影響外,也從中了解其如何透過繪本此視覺文本與世界接軌?甚至與世界互動?更甚者,繪本創作延伸的說故事能力在當今職場上的重要性。

與生命共鳴

前文提到,荒井良二「後三一一」的許多作品都是在探討與生命有關議題。在「幻。畫」繪本展最後一區我們亦展出了兩位特別的藝術家,他們的作品都和自己或父母的移民或跨文化的生命經驗有關。《抵岸》作者陳志勇出生在澳洲,其創作風格多樣,屢屢獲得澳洲及世界獎項。誠如他自己在文章中所言:

遷移的主題也與我個人背景有關,我來自西澳的珀斯(Perth),有中國、馬來西亞、愛爾蘭、蘇格蘭以及英國血統。雖然我的創作並不特別是自傳式作品,也不是著重這些事實(我成長過程中都覺得這些不怎麼有趣),但我猜其實這樣的血統帶給我強烈的間接影響。

《抵岸》一書完全沒有使用文字,畫家是利用不同的符號亂碼傳達出語言不通的困境,在顏色部分以樸實的鉛筆線條居多,並多以泛黃或黑白呈現過去的回憶,質樸的形象也吐露出移民者的艱辛。在此專刊,我們很高興陳志勇本人答應我們邀稿,其〈異鄉移民〉(Strange Migrations)一文透過「來處不定」、「多元文化家族」等來思考「什麼是正常?」、「什麼是奇怪?」,可以讓我們更加認識這位藝術家,及其許多創作後面的深刻思維。除了陳志勇本人的〈異鄉移民〉一文外,我們也將刊載莊世瑩老師的〈在心和眼之間,那些沒有說出的故事:陳志勇(Shaun Tan)的創意與創造力〉,提供大家以不同的角度來欣賞陳志勇的作品。

除了陳志勇外,約翰娜(Johanna Schipper)也是一個充滿故事性的藝術家。約翰娜曾於歐洲高等圖像學院(École européenne supérieure de l’image)學習第九藝術(neuvième art)── 漫畫(Bande dessinée)創作,此後,漫畫與圖像小說便成為約翰娜的主要創作媒材。在「幻。畫」展覽中,我們試圖選取不同的創作方式,讓觀眾去思考插畫的演變及圖像在現代生活所扮演的角色。藝術家約翰娜的父親──施舟人(Kristofer M. Schipper)是一位國際著名的漢學家,1962年來臺並取得了道士的資格。約翰娜1967年出生於臺灣彰化,四歲前的童年都在臺灣度過。2002年,約翰娜回到臺灣,開始了一段屬於自己的尋根之旅。約翰娜以漫畫式的畫面切割作為敘述單元,並以寫實的手法、鮮明色彩對臺灣的景物加以描繪。藝術家透過描繪、敘述自己異國成長的經歷與回憶,以此討論了文化衝擊與生命尋根的深刻議題。在此專刊中,我們也非常幸運能獲得約翰娜的首肯,其所著的〈迎接春天的她約翰娜《出生在她方》一書的誕生〉一文,讓中文讀者們更加清楚此書的創作過程。

在藝術史的方法學中,藝術社會學是一種重要的研究方法。不同於風格分析法處理的是「what」,藝術社會學要理解的是「why」。藝術不能脫離社會而存在,因為藝術是人所創造的,而人是社會的產物。學者豪瑟(Arnold Hauser, 1892-1978)在其經典著作The Philosophy of Art History中就曾說道:「藝術社會學提供我們理解作品中所具備之歷史性、時代性與多元性的機能。」,雖然藝術社會學無法解釋藝術性(artistic quality)與流行性(popularity)的關係,但豪瑟認為精神或意識形態(ideology)是影響藝術外在表現很重要的因素。透過陳志勇和約翰娜的自述,我們也可以參以藝術社會學來進一步了解和分析畫家們的作品。

最後,我們在此專刊中收錄了英國愛丁堡大學楊佳玲教授的〈衣繪轉譯的時代映照—摩登上海的形塑者(1910-1930)〉,此文章讓我們了解到早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中國許多藝術家(如張光宇、沈伯塵)就已透過插畫此形式將當時上海的時尚圖像與視覺文化表達地淋漓盡致,並造成一股流行風潮與影響。誠如作者在文中所提「這些插畫家強化了一種藉由描繪時尚女性塑造現代視覺風格的創作態度,並透過時尚的圖像同時創造了商品也製造了國家宣傳」,反之,來檢視當代插畫家們的創作,不也亦然嗎?

註釋

1. 蔡政杰,〈插畫的黃金時期〉,「幻。畫:繪本的奇藝世界」展覽手冊,2022,頁12;陳貺怡,〈一個新的獨立藝術範疇-藝術家創作書〉,《藝術家的書──從馬諦斯到當代藝術》,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7,頁35-39。


林素幸
我對臺灣、日本與中國藝術之間的愛恨情仇,一直有著深厚的興趣。對「美術」與「設計」之間的糾葛,也始終保持高度的好奇心。因為被兒童的純真與創意所吸引,又讓我一頭栽進繪本的研究。哈,用雜食動物來形容我應該一點也不為過吧!


編輯台的話|人、文字、圖像、編輯、書籍 ■ 文|蕭涵云

專題企畫|幻。畫──繪本的奇藝世界2.0 ■ 企畫|林素幸

從「小藝術」到「大藝術」──「幻。畫」繪本藝術展的奇幻之旅 ■ 文|林素幸

自訪「幻。畫」展製作人──美術館裡的進行式 ■ 文|王碩仁

跨域藝術的先驅者──林文寶談兒童文學在台灣的發展與圖畫書 ■ 訪談|林文寶

荒井良二繪本的圖文敘事分析:以四本「後三一一繪本」為例 ■ 文|游珮芸

又深、又高、又強、又溫柔善良:紙上戲劇家赤羽末吉的繪本人生 ■ 文|莊世瑩

鄒駿昇的步履不停:跳脫正統繪本藝術家的踐行歷程 ■ 文|鄒駿昇

異鄉移民 ■ 文|陳志勇 ■ 譯|朱宇臻

在心和眼之間,那些沒有說出的故事:陳志勇的創意與創造力 ■ 文|莊世瑩

迎接春天的她:約翰娜《出生在她方》一書的誕生 ■ 文|約翰娜 ■ 譯|陳文瑾

衣繪轉譯的時代映照──摩登上海的形塑者(1910-1930) ■ 文|楊佳玲 ■ 譯|蔡尚政

●TIDF ╳ ACT

臨摹屬於觀看的藝術:威廉.肯特里奇與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 ■ 文|林木材

濃稠的時間:素描投影 ■ 文|威廉.肯特里奇 ■ 譯|福小和

抹(不)去的記憶:威廉.肯特里奇的「素描投影」 ■ 文|李立鈞

●Bihbiavovei ta fuengu(山林散步)

Mo’e Yasiyungu ne Lavana帶路 ■ 圖、文|安孝明

●曾文溪的一百個故事

水鬼 ■ 口述|安孝明
福山壩 ■ 文|龔卓軍
小溪水潭 ■ 文|洪榆橙
深潭 ■ 文|陳冠彰
社子鎮安宮 ■ 文|蔡郁柔、吳克威
實驗田 ■ 文|蔡郁柔、吳克威
「芒果焢肉」 ■ 文|龔義昭
川文山 ■ 文|黃瀞瑩
鐵道傾斜 ■ 文|許坤鎭
海口男孩 ■ 文|洪淑青


召集人|龔卓軍
主編|龔卓軍、林素幸、文貞姬、林巧芳、龔義昭
專題主編|林素幸
執行主編|葉菁
執行編輯|黃玟臻、王憶綺、黃詩穎、楊曉萱、曾國榮
美術編輯|蕭涵云、王憶綺、黃玟臻、蔡佳宏
美術顧問|羅文岑
義工|張徐帆、呂瑋倫、黃蓁、游珮怡 、紀欣妤、林昱君、錢菲菲、鄭曉瓊、張郁晨
藝術觀點ACT|90期,2022年7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