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期專題企畫
South Plus: Searching for New Solidarities in Global Critique
■企畫——辛友仁、蔣伯欣
《藝術觀點ACT》77期,2019年4月出版
專題導論
連結與共振:重建一種平等的世界藝術史觀
Connection and Resonance: Toward an Equal Perspective of World Art History
文———蔣伯欣、辛友仁
一、重返南方
2019年,《藝術觀點 ACT》即將邁入改版十年。十年來,ACT走過的思想途徑如前衛、抵抗、檔案等,雖已逐漸成為近年來當代藝壇的關鍵詞,但提出的初衷是從異質性出發,無非是為了讓這一份學院出版的刊物,跳脫校刊格局,成為更具全球視野,兼具獨立性、批判性的公共刊物。
十年,既是一個斷代,也是一個反思的契機,在此我們策劃了「South Plus」專題,重返南方起點:一份創始於南藝的刊物,一種不流於同一的非主流態度。「+」意味著藝術參照座標的連結、延伸與拓展,以某種當代性(與我們同時代)的姿態,批判性地調度異質的時間性、錯時性(anachronic)或異時性(heterochronic),形成某種歷史的共振。聯合世界上相同理念的藝術形成連帶,也將我們的藝術史重新「世界化」(Reworlding Art History)。
二、超越民族國家的框架
從藝術史的角度來看,置身在民族國家幽靈下的亞洲版圖,過去臺灣較常被放在中日韓等東北亞國家的文化圈,然而,藝術史以單一民族國家為主要的敘事框架,將使國家邊界限制了書寫的視野。因此,以比較作為方法,參照亞洲各國藝術,也就是從全球視角下,進行跨國的區域性比較,更能創造出物的流動、聯繫交流,甚至整合式的史觀。【註1】
針對當代性的跨國合作研究,2018年,由東京國立現代美術館(National Museum of Modern Art Tokyo)、韓國國立現當代美術館(Museum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rt Korea)和新加坡國家畫廊(The National Gallery Singapore)三館聯合策劃的「覺醒」(Awakenings)展覽,從名為「1960-1989年的亞洲文化反叛」(Cultural Rebellion in Asia, 1960-1989)的座談會揭開序幕。這場座談會由日本基金會亞洲中心(Asia Center)於2014年舉辦,邀請來自日本、中國、韓國、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臺灣和泰國等11個國家的參與者與會。座談會的討論焦點,放在透過亞洲基進前衛藝術連帶和共振的締結,建構超越國族框架的策展架構的需求上。在這場座談會中,像冷戰這樣作為全球事件的共享性歷史共振(shared historical resonances)如何可能在中歐、處於越戰陰影下的美國、與對抗極權政體的學生運動的場域外發生作用等完全不熱門的問題也逐漸浮上檯面。為了理解對冷戰的二元框架——即將冷戰視為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在政治意識型態上的對抗,或將冷戰視為抽象主義與社會寫實主義在藝術上的對抗——進行挑戰的在地社會和歷史脈絡,我們需以一種去中心化的方式看待展覽。
由日本、韓國與新加坡策展人進行的田調和研究,乃是由拜訪藝術家工作室、對藝術家進行訪談、檢視藝術作品,並與當地學者進行意見交換和討論的所有策展人組織的。這是非常重要的策展方法,為的是避免將單一國家的研究責任交給該國的單一策展人。這種策展方法讓所有策展人都能參與充滿意義的策展討論,就像每位策展人都已具備相同的研究經驗一般。這樣的策展方法將焦點放在藝術家和藝術評論家使用的在地語彙上。這些藝術家和藝術評論家使用的語彙,也形成了參展的藝術團體對藝術宣言進行的翻譯和出版。這檔展覽標題中的「覺醒」一字,並非指涉西方介入下的覺知,而指的是政治覺察、新藝術態度和透過藝術的覺知、批判性和賦權所帶來的主體性生產的湧現。這個策展方法認可的是藝術改變社會的潛能,以及藝術家和藝術激發問題,並對想像力進行生產的功能。這種對問題的激發,以及對想像力的生產使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得以獲得調動。
三、冷戰構造下的文化反叛
收錄於本期《藝術觀點 ACT》專題的文章,提供的是對冷戰進行的再想像。這種再想像將冷戰視為於記憶與遺忘、人與非人世界、可見與不可見,以及魂性與理性的界域上徘徊的鬼魂。這種對冷戰的再想像,也導致越來越多的研究者對冷戰在東南亞的文化面向進行研究。東尼.戴伊(Tony Day)和馬雅H. T.連恩(Maya H. T. Liem)合編的《文化開戰:東南亞的冷戰和文化表現》(Culture at War: The Cold War and Cultural Expression in Southeast Asia)一書即為一例。本次專題橫跨冷戰形塑的文化生產的不同場域,納入了對建築、視覺藝術、電影、文學、劇場、攝影、實驗性音樂和紀念碑的分析——這些分析與作為全球事件的冷戰意識型態交錯。同時,這些文章也透過社會和文化議題的前置,從冷戰的全球性中抽身。這些社會文化議題被不屬於西方也不屬於東方的國族、美學和甚或是精神關懷所侷限。作為一段得來不易的和平時光的「冷」戰,數百萬人民在越戰般屠殺傷亡的東南亞一帶,顯得非常「不熱」(cold)。在這樣的狀況下,我們要怎麼看待冷戰在其他區域掀起的這種「熱」文化辯論,以及東南亞經歷的這段顛沛流離的歷史?冷戰在今天如何持續陰魂不散,徘徊於我們上空?
普吉塔.古哈(Pujita Guha)和艾希儉.托托(Abhijan Toto)的〈現鬼靈媒:越戰中的三點五個鬧鬼現象〉(“Media Ghostings: Three and a Half Hauntings of the Vietnam War”)一文開啟了冷戰作為幽靈力量的討論。作為幽靈力量的冷戰早已被於其多重來生中製造難鬧鬼故事的鬼魂所寄附。作為某種聲音戰術,在越戰「遊魂行動」(Operation Wandering Soul)中製造的鬼魂錄音帶呼應的是越南佛教信仰。越南佛教信仰相信那些沒有妥善安葬的死者的靈魂將如遊魂一般,於人世間永恆徘徊。直升機上的擴音器傳來的「死靈」(dead souls)和葬禮音樂的鬼魅哀嚎乃是對越共(Viet Cong)進行的心理戰。這些用來造成敵人心理恐慌的鬼魂錄音帶,構成了某場更大規模的不可見空襲戰的一部分。
就在鬼魂錄音帶於越共成員心中徘徊不去之時,許芳慈的〈聆聽印地歐前衛:從奇拉‧塔西米克《噴了香水的噩夢》(1977)概念化亞洲冷戰〉(“Listening to Indios’ Avant-garde: Reconceptualizing Cold War in Asia through Kidlat Tahimik’s Mababangong Bangungot (1977)”)一文處理的是社會形式的心理關懷。許芳慈以塔西米克1977年執導的電影《噴了香水的惡夢》(Mababangong Bangungot)為例,揭示了塔西米克如何跨越和超越受馬可仕(Macros)的獨裁政權和美國控制的再現體制。這些形式的文化抵抗是以某種「鄰人」(kapwa)的社會心理學,透過對自我和他者間的象徵秩序進行去穩定化所完成的。這種鄰人的社會心理學旨在對殖民者與在地民眾之間共享的菲律賓認同進行辨識。
從心靈移轉到身體,羅傑.尼爾森(Roger Nelson)的〈施亞努的權力和電影的權力:一場被錄製的柬埔寨處決,1964〉(“The Power of Sihanouk and the Power of Cinema: A Filmed Execution in Cambodia, 1964”)討論的是生命政治和地緣政治的交錯。在這篇文章中,尼爾森不但檢視了普瑞胤(Preap In)——這位在所有柬埔寨電影院都看得到的反抗施亞努的鬥士——是如何被國家處決、施以軀體規訓,也揭示了電影散播的某種反施亞努情緒的力量。這樣的力量對控制和調節動態影像將如何被觀眾詮釋的能力進行了囿限。
1970年代東南亞基進學生運動與實驗性集體藝術運動間的交會也展現了對抗集權政府的不同面貌。辛友仁的〈東南亞的文化反叛:1970年代基進學生運動與集體實驗性藝術運動的連帶〉(“Cultural Rebellion in Southeast Asia: Solidarities between Radical Student and Collective Experimental Art Movements in the 1970s”)一文檢視了不同的藝術宣言所揭示的冷戰的地緣政治。這些藝術宣言從「為人民而藝術」(art for the people)、「為生活而藝術」(art for life)以及某種希冀透過藝術進行溝通的欲望中汲取靈感,並標示著將藝術再政治化為某種對集權政體進行文化抵抗的形式的日常生活轉向。
在地能動性的主題,則透過安娜.柯斯齊娃(Anna Koshcheeva)的〈冷戰時期寮國的世界秩序想像〉(“Imagining Lao World Order at Cold War”)一文獲得了延續。在這篇文章中,柯斯齊娃透過建築、紀念碑、攝影和繪畫檢視了寮國現代性顯現和再現的不同形式。這些建築、紀念碑、攝影和繪畫基本上是透過全球和在地文化中介間的協商不斷地再被想像。在寮國現代性中扮演驅動性角色的通俗性,也透過藝術教育和教學方式的轉變獲得了檢驗。這些藝術教育和教學方式的轉變乃由西方和佛教型態的知識和理念所形塑。
四、反身的共時性
除了上述以冷戰為背景的戰後東南亞藝術論述,為了讓臺灣部分得以在概念上加入南方的延伸,本專題也收入藝評人林育世的論述,並在本期別冊「檔案的再生:戰後現代南方藝術檔案實驗展」收入陳水財與蕭瓊瑞的專文。三位論者均長期深耕地方,分別代表了原住民(南島)、歷史(南方)、高雄(南部)的重要論述,再搭配別冊中,蔣伯欣與龔義昭對於檔案實驗與歷史再現的辯證思考,我們也得以回顧自1990年代以來代表性的「南方觀點」,並從歷史共振中產生異質性的文化想像,以避免地域性的例外主義與部落主義的侷限。
我們也可由此反思,近年來臺灣因美術館興起而競相提出的地域性,如何從全球視野下展開共時性的連結。不同於國內三大美術館創館之時,以往將美術館作為西方中心主義的容器,在藝術史的中西二元框架下,著重時間軸上起源與影響之間的連續性,現在則有機會告別「中國、西洋/高」與「臺灣/低」的殖民卑屈心態,在二十一世紀全球格局下重新部署美術館的知識體系。今年以來,臺南市美術館開館、高雄市立美術館提出大南方藝術史觀及「太陽雨:1980年代至今的東南亞當代藝術」展、明年初嘉義市立美術館開館,力圖以當代的新南方精神重振「畫都」美名。此後三年間,另有新北、桃園、臺中等直轄市美術館陸續開館,地方藝術或可反轉既有知識體系的僵化,展現其能動性,然而在大數據與影像爆炸的年代下,博物館也有愈來愈依賴影像展示科技的危機,藝術歷史可能被快速操作為意識型態拼貼與資源調度的影像景觀,形成某種華麗卻庸俗化的共時性再現。
是以我們有必要回到本次專題的起點,南方。南方的「+」意味著空間的重新構造與轉向,強化臺灣與亞洲、甚或與全球南方的連結,也強調以紮實的點滴工程,長時間積累檔案,探求世界歷史的共振。本專題將冷戰構造下長期仰望西方的藝術史軸線,轉向東南亞之維度,尋求另一種批判性的測繪尺度與參照座標,也探索二十一世紀臺灣在後殖民批判下重建藝術史的積極意義:重建一種平等的藝術史觀。
註釋
- 國內較早倡議亞洲當代藝術的比較方法,參見:蔣伯欣,〈九〇年代後期當代藝術策展的論述形構:兼論臺灣美術主體位置的流變〉,《中外文學》第29卷第7期,2000年12月,頁36。
主專題:South +:全球南方的歷史共振
- 連結與共振:重建一種平等的世界藝術史觀 ■ 蔣伯欣、辛友仁
- 東南亞的文化反叛:1970年代基進學生運動與集體實驗藝術運動的連帶 ■ 辛友仁 ■ 譯|曾涵生
- Cultural Rebellion in Southeast Asia: Solidarities Between Radical Student and Collective Experimental Art Movements in the 1970s ■ Yu Jin SENG
- 施亞努與電影的力量交鋒:1964年一部柬埔寨的處決電影 ■ 羅傑・尼爾森 ■ 譯|劉子瑄
- The Power of Sihanouk and the Power of Cinema: A Filmed Execution in Cambodia, 1964 ■ Roger Nelson
- 現鬼靈媒:越戰中的三點五個鬧鬼現象 ■ Pujita Guha and Abhijan Toto for The Forest Curriculum ■ 譯|Leo C.
- Media Ghostings: Three and a Half Hauntings of the Vietnam War ■ Pujita Guha and Abhijan Toto for The Forest Curriculum
- 聆聽印地歌前衛:從奇拉・塔希米克《噴了香水的噩夢》概念化亞洲冷戰 ■ 許芳慈
- 冷戰時期寮國的世界秩序想像 ■ 安娜・柯斯齊娃 ■ 譯|游騰緯
- Imagining Lao World Order at Cold War ■ Anna Koshcheeva
- 南方性?離散意識與認同生產中的新南方 ■ 林育世
影像紙上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