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台的話│歷史蒙太奇之改版宣言

文———龔卓軍

《藝術觀點ACT》41期,2010年1月出版

《藝術觀點》自1999年1月1日在國立臺南藝術大學的支持下創刊至今,已屆滿11年。11年來,這份刊物從創辦人漢寶德先生期許「校內刊物」的獨立評議精神,漸漸蔚為台灣藝術世界的公開論壇,也成為培養美學思考、藝評寫作者、編輯者,甚至策展人的重要推手。中間雖曾歷經短暫改版,但是,由王福東先生創造的師生合作編輯、表達藝術批評理念的作風始終未變,這份刊物投入台灣藝評生態、打造討論平台的用心,有目共睹。

2009年9月,在溽暑尾聲中,接獲李肇修校長囑咐準備接棒改版。旋即按照計畫,邀請文博學院蔣伯欣、音像學院孫松榮、音樂學院林暉鈞三位教授擔任主編,前兩位有豐富的刊物編輯經驗,亦為許多雜誌的重要寫手,林教授則是劍及履及的翻譯家與作家,為這份雜誌的改版工作提出了清新可喜的嶄新思路。企畫主編王品驊擁有《雄獅美術》採編、《藝術貴族》主編的深度編輯經驗,更是深耕型的藝評寫手與策展人。

另外,特約企畫編輯簡偉斯投入音像領域,支持整個專題的策畫與誕生。編輯台的岑岑、怡秀、佳璇、暐婷、俊達,結為執行編輯的細節工程團隊,誠為新世紀福音戰士之熱血青年也。

我個人雜誌編輯經驗的啟蒙,始於1990年代中期,參與余德慧教授擔任總編輯的《張老師月刊》,那四年的編採寫作經驗,成為個人成長最珍貴的記憶。從知性的淬煉、感性的撞擊、採訪書寫的嚴峻考驗,到同仁間生命經驗的裸裎相見、相濡以沫,常縈繞在我午夜夢迴時刻。王品驊提到她過去的一位老編靠賣樓來撐起雜誌理想,不向商業利益低頭,這類匪夷所思的行徑,乃追求雜誌最重要任務時的忘情表現。

那麼,什麼是一份藝評雜誌最重要的任務呢?我認為只有三個字,那就是:清新感。1960年代有《劇場》雜誌、1980年代有《人間》雜誌,這前前後後如飛蛾撲火的文學、設計、攝影、建築、藝術小雜誌,它們為時代精神貫注了清新的氣息,其有形生命雖短暫,其觀念影響恆久遠。《藝術觀點》在2001年12期、2003年19期曾經討論過《劇場》雜誌,值此改版之際,我們再度選擇了《劇場》為焦點,面對眼前似舊猶新的檔案,我們試圖為一種新的台灣當代藝術史認識論,提供當下的視差角度。我們要以感激的心情,向攝影家莊靈、張照堂表達本刊的最高謝忱,他們提供了《劇場》雜誌時期關鍵的影像紀錄,讓這個專輯更具有歷史蒙太奇式的完整度。

左翻起首的「2009年度藝評報告」,觀察與回應去年度藝術場域的重要現象與事件。我們自我期許能定期提出對藝文生態的總體評論,以學術性的立場為藝術環境與文化政策建言。

至於專欄部分,本期有陳瑞文教授長期支持的美學專欄、資深藝評人高千惠的藝評專欄、張照堂教授企畫主編的攝影專欄,音樂、建築、劇場、影像評論專欄亦將陸續推出。開放欄位中有西班牙台灣當代藝術之行報告、陳界仁研究三篇、海外藝評、《愛的十個條件》紀錄片放映事件討論、火星上的藝評家與林鉅自述解嚴前後的藝術生命故事,編輯台在此特別感謝攝影家劉振祥,慷慨提供解嚴前後「攤」與「息壤」小酒館的珍貴照片。

我們沒有市場壓力,也沒有路線考量,在邀約這些精彩的文章時,我們只有漢先生在創辦這份刊物時所懷抱的理想:「如果有一強烈的觀點,不訴諸群眾運動,回家閉門寫作,立刻把情緒反應降至最低,逐漸形成言之成理的觀念,有助於學院風氣之建立。」如果在11年前,我們的社會普遍認為「藝術家無容人之量」,那麼,我們希望今天的《藝術觀點ACT》能進一步讓不同的觀點在此詰辯、對質、討論、交換,為台灣的藝術世界與理論話語,在行動前後,提供清新觀點互相接觸的流動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