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 93. 長城與巴別塔:當代媒介的管制與擴延

93期專題企畫

Wall and Tower: The Regulation and Expansion of Contemporary Media

■ 企畫——沈裕昌、沈裕融

《藝術觀點ACT》93期,2023年4月出版

阿甘本(Giorgio Agamben, 1942-)曾提醒我們,疫情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後疫情時代持續存在的數位監管技術,隨時準備將例外狀態常態化。COVID-19全球疫情期間,當代媒介似乎朝向兩個看似對立卻又並存的方向發展:「管制」與「擴延」。前者藉由數據化、即時化與透明化,施展對疫情或資訊的全面控管策略;後者則發明各種越過肉身或物理空間,讓社會機制繼續(甚至加速)運作的替代路徑。兩者皆使我們的身體與世界全面數位化,我們已然進入「媒介世」(Mediacene)。然而,即便數位媒介去物質化,我們仍難以放棄使用建築的隱喻(如翻「牆」與網「路」)。因此,本期將從「長城」與「巴別塔」這兩個建築意象出發,前者意味著各種水平式的封鎖隔離,後者則代表所有垂直式的穿破欲望,藉此思考當代媒介的管制與擴延問題。

麥克魯漢(Marshall McLuhan, 1911-1980)曾經分別指出,每一種媒介都以過去的媒介作為其內容,而過時的技術則會成為藝術。格拉漢姆.哈曼(Graham Harman, 1968-)則透過對麥克魯漢父子所提出的「媒介律」(laws of media),即「提升」(enhancement)、「過時」(obsolescence)、「逆轉」(reversal)、「再現」(retrieval)等四大律則的創造性閱讀,進一步指出,與對麥克魯漢思想的一般性閱讀不同,他認為媒介並不會因為「過時」而「隱沒」在「背景」中。正好相反,媒介只有在因「過時」而被替代的時候,才是突出並「可見」的。也唯有如此,才足以說明,何以當一個媒介「過時」的時候,會轉化成另一個媒介的(可見)「內容」。當「舊背景」(舊媒介)成為「新形式」(新媒介)的「內容」時,將表現為「美學的外觀」。麥克魯漢父子指出,這就是藝術家的工作。唯有藝術家得以藉由將「舊媒介」轉化為「新媒介」的「內容」,使「媒介」「可見化」。

哈曼的論點似乎足以說明,當代的「數位媒介」何以仍言說著「建築的隱喻」。當「舊媒介」因為「過時」而作為「隱喻」出現的時刻,同時也正是此一媒介從「背景」躍出並「可見」的時刻。因此,「媒介」的「過時」並不應該被理解為「消滅」,因為它可以藉由藝術家的工作進行「轉化」,再度出現在「新媒介」之中,並使對「舊媒介」的關注與討論成為可能。所以,在這期中,我們試圖藉由作為「不可見形式」的「新媒介」,思考作為「可見內容」的「舊媒介」。我們的目標指向始於新石器時代的兩個最古老的「原初媒介」,也即「建築」與「陶」。

本專題企畫分為三部分,分別為「建築」領域的圓桌與專訪,「陶瓷」領域的圓桌與專訪,以及「媒介」領域的研究專文。〈自由之塔及其不滿:穿越疫病與資訊封鎖的高牆〉建築圓桌,分別藉由檢疫隔離塔《第五座標》,以及於杜拜舉辦的世界博覽會臺灣世博館《群眾的國家館:我們的世博》,這兩件在2021年疫情爆發時期提出的建築計畫,展開關於球形空間的全景自由與監禁,以及虛擬建築的遊戲化與虛擬公民參與的政治想像。〈災難之後:創造連結的技藝〉專訪鄭乘騏,談論在災難與疫情爆發之後,人如何喚醒自身的建造本能,使「建築師」從建築體的建造者,轉化為迅速與周遭物件及既有建築產生連結的行動者,以建構「當下」且關乎「生存」的建築。〈觸知覺的板塊震盪:感官記憶的塑寫與觸讀〉陶瓷圓桌,始於對2021年的「壞坏」與2022年的「水土不服」這兩檔展覽的討論,前後分別論及「陶的功能與失能」以及「土的控制與脫序」,同時將「土」的思考從「材料」轉化為「媒介」。「作為媒介的土」既是能即時留下書寫痕跡的觸控面板,也是會產生延遲回饋的時差螢幕。它是觸覺感知藉由塑寫與觸讀進行溝通與對話的物質性中介。〈水火之間:燒結的歷史與可塑的未來〉專訪張清淵,訪談將「土」置於「水」與「火」之間,也即「塑造」與「燒結」的兩個端點之間進行思考。除了藉由批判「陶」的歷史來思考「土」的未來,也從「建築」(土牆)與「容器」(陶器)思考人如何透過「土」產生原初的宇宙意識。

在六篇專文中,前三篇所論為「媒介」的「擴張」、「隱喻」、「他性」問題,後三篇則探討「書誌」、「動畫」、「人工智能」三者在當代的「媒介性」問題。

文貞姬〈後媒介的擴張:新媒體藝術的再媒介化〉藉由對「後媒介」論述的脈絡梳理,使新媒體藝術的數位技術,得以不再被簡單地視為某種斷裂的創新,而是將其理解為媒介擴張論下的「再媒介」問題。沈裕昌〈達摩克里斯之劍與風月寶鑑—虛擬實境的隱喻〉從第一個借用「隱喻」為其命名的虛擬實境——「達摩克里斯之劍」(The Sword of Damocles)出發,指出此一隱喻中「王座」與「劍」的雙面性,並藉由與《紅樓夢》中「風月寶鑑」的對照,將人面對「虛擬/現實」二元困境的關鍵問題,指向「劍」與「鏡」所共有的,作為「開關」的「柄」。沈裕融〈上岸的納西瑟斯:吸引力影像與他者問題〉從「電影之死」作為「虛擬實境之生」的借鏡,指出構成「電影之生」的關鍵,乃在於對影像的「迷戀」與「吸引力」,藉由活動影像的吸引力系譜之考察,指出虛擬實境的未來,絕非遺忘的沉浸/醉,而是對無法被主體化約的絕對他者之意識。
朱盈樺〈開箱:《閱讀筆記:Book Phenomenon》〉從訪談與出版計畫出發,談論書的媒介性如何形塑觀者的感官與身體經驗,並將裝幀設計、紙材觸感視為擴充內文意涵的敘事想像,試圖在當代的數位科技文化中,藉由「書誌」展開新的角力場。林青萱〈當代動畫的沉浸式進化:影格擴張與延展〉從實體空間作為裝置投影介面、虛擬場景的360度影像,以及兩者的整合與沉浸化出發,以此討論當代動畫對於感知體驗再現的媒介擴張問題。羅禾淋〈迎接AI繪畫元年的詠唱―協作、增能或變人的威脅與轉機〉從當下的AI進入繪圖領域作為討論的起點,針對協作、增能、變人三個遞進階段的人機關係所引發的焦慮,提出具批判性的觀察與思考。


編輯台的話|工作中的我 ■ 文|黃詩穎

專題企畫|長城與巴別塔:當代媒介的管制與擴延 ■ 文|沈裕昌、沈裕融

圓桌.訪談

  • 自由之塔及其不滿:穿越疫病與資訊封鎖的高牆 ■ 會議參與人|沈裕昌、沈裕融、鄭博仁、盧德昕、鐘駿業
  • 災難之後:創造連結的技藝 ■ 專訪|鄭乘騏
  • 觸知覺的板塊震盪:感官記憶的塑寫與觸讀 ■ 會議參與人|沈裕昌、沈裕融、彭奕軒、黃虹毓、曾建穎
  • 水火之間:燒結的歷史與可塑的未來 ■ 專訪|張清淵

專文

  • 後媒介的擴張:新媒體藝術的再媒介化 ■ 文|文貞姬 ■ 譯|鞠文瀞
  • 達摩克里斯之劍與風月寶鑑——虛擬實境的隱喻 ■ 文|沈裕昌
  • 上岸的納西瑟斯:吸引力影像與他者問題 ■ 文|沈裕融
  • 開箱:《閱讀筆記:Book Phenomenon》■ 文.圖|朱盈樺
  • 當代動畫的沉浸式進化:影格擴張與延展 ■ 文|林青萱
  • 迎接AI繪畫元年的詠唱——協作、增能或變人的威脅與轉機 ■ 文.圖|羅禾淋

Bihbiavovei ta fuengu(山林散步)

  • Mo’e Yasiyungu ne Lavana 帶路 ■ 文.圖|安孝明

發行人|邱上嘉
召集人|龔卓軍
主編|龔卓軍、林素幸、文貞姬
專題企畫主編|沈裕昌、沈裕融
執行主編|黃詩穎
執行編輯|王憶綺、林昱君
美術編輯|蕭佑任、蕭涵云、羅迎滋
美術顧問|羅文岑
義工|黃玟臻、林妍㚬、張宸颯、紀欣妤、陳翊潔、黃韻安、王映
藝術觀點ACT|93期,2023年4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