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w Fruit of the “Empire” Shape Us?
文——陳冠穎
《藝術觀點ACT》91期, 2022年10月出版
在台灣一年四季都能生產多樣化的水果,無論是熱帶水果的鳳梨、香蕉、芒果、釋迦等,亦或是溫帶水果的蘋果、葡萄、水蜜桃等,皆是憑藉著近代運輸、農業技術與氣候環境的優勢,讓台灣水果產業能遠近馳名,素有「水果王國」之美譽。然而,幾乎所有市場可見的水果皆非台灣原生種,從作家張蕙芬《菜市場水果圖鑑》一書可知台灣水果的源起──芒果、蓮霧、芭樂是荷蘭人於十七世紀引進栽培;柑橘、荔枝、柿子是隨著清朝華南地區移民來台的飲食作物;鳳梨、香蕉是日治時代作為現代化發展的經濟產物;蘋果、葡萄則是戰後民國的農業改良產品—水果成為殖民者的歷史印記,有必要讓我們重新想像與重製歷史。
事實上,水果史是一部世界帝國史。早於一四九三年殖民者哥倫布(Christopher Columbus, 1451-1506)在第二次前往新大陸時,在加勒比海的小島上發現「印地安人的松果」(Pine of the Indies)──鳳梨,這個南方異國情調的戰利品受到當時西班牙斐迪南君王的崇高讚譽,成為影響歐洲貴族帶有財富、權力象徵的帝國水果。丹克斯(Hendrick Danckerts, 1625-1680)著名的宮廷畫作《皇家園丁羅斯向查理二世國王贈送鳳梨》(Royal Gardener John Rose presenting a pineapple to King Charles II, 1675)描述園丁羅斯屈膝捧著皇室栽種的第一顆鳳梨,獻給英國查理二世國王(雖然沒有證據表明此時已成功種植),一方面鳳梨是當時在歐洲的權貴代表,亦是象徵著殖民帝國的榮耀;另一方面則被解讀為國王情婦之一的克里夫蘭公爵夫人,透過雇用園丁送給國王的情意之果,暗示著夫人的珍貴、迷人及其手腕。【註一】時至二十世紀,殖民產業的鳳梨罐頭誕生,通過帝國之手包裝為文化帝國主義的形象商品,用以銷售/佔據世界的野心。
本期專題將以「帝國」之眼來觀看,水果已非水果,而是作為文化帝國形象的表徵,待我們重新回看帝國水果的歷史,誠如《水果獵人》中,格爾納(Adam Leith Gollner)所言:「每有水果入口,我們都在咀嚼被遺忘的歷史。」【註二】
註釋
1. Kaori O’Connor, Pineapple: A Global History, London: Reaktion Books, 2013, pp.20-21.
2. 亞當.李斯.格爾納(Adam Leith Gollner)著,于是譯,《水果獵人:關於自然、冒險、商業與痴迷的故事》(The Fruit Hunters: A Story of Nature, Adventure, Commerce and Obsession),北京:三聯書店,2016,頁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