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台的話│地景之聲

The sounds of a Landscape

文——黃瀞瑩

《藝術觀點ACT》89期, 2022年4月出版

本專輯籌備期間,與「南南東」讀書會、「星球生命的四層反省」講座、作者邀稿、藝術家訪談、編輯台會議等諸多會面同步運行之際,在曾文溪與官田溪的交會處近郊,一個因「2022mattauw大地藝術季」與「農人帶路」的機緣而啟動的空間──「拔林工作站」(暫名),也正在創造著許多交會的節點,逐漸打開其位處之地景的原有深度。

如同提姆.英格德對於「地景(landscape)」一詞的辯證性思考──地景乃是在重層的肉身(corpo-reality)與萬物網絡之間,共同交織而浮現的一種「寓居實作」【註】。作為編輯台與大地藝術季策展團隊的成員,我在這些線上與實體會面交錯之際,亦切身經驗到這片對我而言原屬陌生的地景,是如何在多種行動交會的過程中得以交換彼此的視野,並重新揭顯出其作為「實作之景(taskscape)」的內在面貌。

在曾文溪中游的沖積土壤層之上,驅動水稻、菱角、芒果、桃花心木輪番成熟結果的亞熱帶氣候中,從原本包裹住整個空間的壁癌、落塵與天花板水漬為起點,透過拆卸、搬運、補強與改裝,以及在空間中持續發生的對話,讓空間內外的物質開始交換並運動。而伴隨著這些物質運動,曾經的生活記憶與當下的關係網絡,也以這個原本已逐漸沉寂的空間為聚點,重新構造著屬於此時此地的公共性。

截稿前夕,持續關心工作站現況的幾位拔林村的叔伯阿姨,已帶著我們走過好幾條路。那是在不時響起陣陣打靶聲的官田軍營與菱角田間穿梭的農路、重訪日治時期磚窯廠舊址的暗路、在川文山的人造桃花心木林中聆聽落果墜地之聲與追蹤螢火蟲飛行軌跡的夜路、探訪曾文溪畔三座跨溪鐵道橋建造始末的堤防之路、在芒果樹下提取漬物風味的街路,以及無人火車站如何經歷廢存爭議,最後在長輩們接力買票搭火車、以證明地方需求的努力下,最終得以保留的記憶之路。

從最初的寂靜到浮現話語與器物聲響的實作積累,以及從腳底到舌尖的多重帶路,層疊出我未曾想像過的地景深度。實作與地景仍在編織。謹以此篇編輯台的話,為此刻正迴盪著的其中一片地景之聲,留下片刻紀錄。


註釋

1. John Wylie著,張華蓀、徐苔玲、錢伊玲、王志弘譯,《地景》(Landscape),群學出版社,2021,第五章「地景現象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