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抗影像.身體暴動——八○年代媒體檔案的歷史回訪

文———王品驊、龔卓軍
《藝術觀點ACT》44期,2010年10月出版

如果說台灣當代藝術與視覺文化中最難解的現狀,來自於目前產官學複合體與資本主義間的深密糾結,那麼,我們無法否認,陳傳興在八○年代《憂鬱文件》中所警告的「延遲現代性」問題叢結,已經變成我們眼前的真實荒漠。他在當時嚴厲批判的學院式「後現代論述」,試圖簡單的把身體暴動的複雜向度解釋掉,如今亦木已成舟,以令人瞠目結舌的方式,配置成產官學複合的資本主義怪物。

何謂批判?當八○年代的新左派論述、深入底層人民生活現場的《人間》、支持黨外運動的綠色小組一一消失,當身體欲望與美學政體官僚化、自由主義的生命政治、學院化的論述生產、媒體化的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結合成一個多樣器官化的複合巨獸時,「批判」開始變得比打怪更加困難。今天的批判,很難不成為惡質化的兩黨政治、市場民粹式的媒體與新保守主義的學院政治這個三角結構下的附庸商品,官僚機構口口聲聲的依「法」行政,商品與言論市場操作者心知肚明的市場「法」則,新保守學院中的升遷「法」規,早已排除了法之外的創造性與批判空間。因此,回訪八○年代,不僅有利於我們觀測眼前這個「法」制森嚴的三角結構──「我們的當下」──如何得到它的物質構造條件,也有助於我們尋找脫逃的出口與戰略。

我們也知道,這是個沒圖沒真相的時代。一九八○年代最真切的時代氛圍,或許就呈現在班雅明提示我們的歷史碎片中。身為《藝術觀點ACT》的主編,我們有幸透過關曉榮、王墨林、劉振祥、潘小俠、蔡明德、黃子明、高重黎、王智章、李幼新的慷慨,重新接觸八○年代珍貴的攝影圖像,同時,吳天章、李銘盛的創作系列圖像也復活於新的脈絡,配合穿越七○年代末到八○年代的「場外」藝術家謝德慶,提供了幾幀未曾在台灣發表的創作紀錄檔案,我們猶如投身參與了一場八○年代的回訪影像策展。我們共創了一具蹣跚而行的紙上圖文策展機器,為的是召喚某種沉睡已久的視覺潛意識,另一種路數的「身體/媒體」美學政體。

從今天二十一世紀的眼光回看,一九八○年代由於在野政黨成立,威權禁令逐步瓦解,成為政治、社會、經濟模式集體鬆動、開放的階段,因此往往被社會、文化界、學術界廣泛稱之為「狂飆」的年代。在一九八七年解嚴之前,反杜邦、農運、學運、老兵返鄉運動、原住民運動、各種政治街頭示威活動和大型演唱會、牛肉場秀等等活動已經出現,在政治解放長期禁錮下的身體之後,政治喧騰的示威活動旁邊,可能就同時伴隨著撩撥情慾的秀場火辣上演,政治與色情成為兩種一九八○年代同時出現的奇特景象。

除此之外,麥當勞、7-11、MTV在一九八○的都會空間中已成為常態,股市狂飆、房地產上揚、大型建築物興建、消費行為開始被各種聲光刺激所廣泛鼓勵、都會型的大眾文化也因之形成,整個都會景觀已經在各種大型螢幕、廣告看板充斥之下消費化、影像化。從一九八○年代開始日趨具有影響力的傳播媒體,也暴增大量視覺片段和訊息而蔚為媒體奇觀,從一九九○到一九九三年網際網路暢通、帶來虛擬網絡空間的聯結,台灣已經在一九九○年代邁入一種全新的都會日常生活景觀,而這個不知不覺成熟的景觀革命,是奠基在一九八○年代劇烈的社會變動之上。

一九八○年代確實是政治運動、言論自由、媒體禁忌、學運、農運、女權運動、小劇場運動、新電影、視覺藝術等領域,全面激生成長的年代,也是美術館和藝術學院相繼成立,各專門領域進入專業化理念與機制的時空。從今天的眼光回視,我們仍舊感受到當時各領域之間相互聯盟、跨域成長的集體革命氛圍,正是基於當時藝術與社會之間的激烈穿越,本專題即嘗試從此開始:當年發動媒體戰爭的綠色小眾媒體工作者;帶有世界性左翼視野的報導攝影家;左翼身體實踐的資深劇場理論工作者;電影文化與小眾媒體的新左評論路線;行為藝術家身處資本主義大本營的美國,卻以反向的身體紀律創造反體制、反資本經濟之單兵攻擊;美學理論者身處一九八○年代的學院卻預言了台灣近未來的發展;解嚴前後畫出歷史黝黑膿血傷口的藝術家;觀察敏銳、深刻解讀女性生命文本並付諸運動實踐的女性書寫者;成長於影迷文化敏感視野的當代影評實踐者;以上人物的特異書寫,共振出本期專題最令人期待的展閱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