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不及搞前衛:一九六〇年代《劇場》雜誌與台灣前衛運動

文———編輯部
《藝術觀點ACT》41期,2010年1月出版

一九六五年一月一日,《劇場》雜誌發行創刊號,至一九六八年一月出版第九期後停刊,距今已歷四十五載。台灣現代藝術首度引入了影像、前衛劇場、偶發等理論話語,形成了「反藝術」的美學內爆。

跳過了杜象與畢卡索的前衛模式,無視於徐復觀與劉國松的現代畫論爭,對當時流行的鏡框舞台話劇、台語片、黃梅調和健康寫實電影「置入括弧」,冷淡以對。這些年輕人進行了為期三年的影像、劇本與評論的英法日語翻譯運動,包含少量的創作、藝評實踐,以及三次的實驗電影與戲劇創作的公開發表。

「我來不及搞前衛」這個專題,企圖以歷史視差與折射現代性的觀點,以接受史與影迷的觀點,從四十五年以後的今天,重新檢視《劇場》的前衛特質:一方面以歐美日為榜樣,形成自覺落後的外來語與折射壓縮式前衛性格;一方面又不同於文學思想上的紙上翻譯運動,其表現媒介首度開啟了視覺設計、影像與空間行為之異質領域。

站在台灣當代藝術、電影、劇場、美術設計的創作與評論場域,回看《劇場》的前衛運動,其特殊的前衛系譜學路徑,使我們不得不跨越既有的美學、文學、劇場、電影、美術設計、藝術評論籓籬,視之為台灣前衛運動史上的一個特異事件,依據事件檔案,進行其前衛思想與實踐的視差閱讀。

一九六五年底,《劇場》雜誌第一次演出後,編輯間產生了現代主義美學與實踐上的爭論。第二年四月出刊的第五期,編輯名單已不見陳映真、劉大任、陳耀圻。

一九六八年,反越戰、學潮、暴動的世界局勢中,台灣當代藝術遭受巨大的歷史頓挫。《劇場》在年初發行第九期後停刊,台灣的莊靈、黃華成、李至善,香港的邱剛健、德國的崔德林、美國的陳清風、郭松棻,加拿大的方莘等,紛紛轉入或回到原本的電影、電視、廣告、美術設計、戲劇、文學等工作場域。同年五月,「民主台灣同盟」案牽連三十六名青年先後被捕。先前曾參與《劇場》編務、翻譯、評論與創作發表的陳映真首當其衝,陳耀圻亦受波及。

那是個什麼樣的時代,讓文藝青年們的翻譯驅力轉向尤涅斯科、雷奈、熱內、安東尼奧尼、貝克特、黑澤明、費里尼、亞陶、凱吉、偶發、凱普羅、沃荷、殘酷劇場、高達、電影筆記、作者論與楚浮?那又是個什麼樣的時代,讓美學/政治、理論/實踐、翻譯/創作、影像/繪畫、殖民代理/荒謬主體形成暗潮洶湧的爭議?

我們聚合了美學、文學、劇場、電影、美術設計、藝術評論的異質話語,佈置在這個專題的平台上,積極回應四十五年前的這個事件,不僅僅為了滿足解讀歷史檔案的興趣,或向這些文藝青年致敬,也為了標定不斷回返於我們當下的過去之魂,與這些過往歷史中悄悄孕育的當代精神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