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台的話|抵抗如何成為可能?想像當代藝術行動的政略與戰術

文———蔣伯欣
《藝術觀點ACT》43期,2010年7月出版

《藝術觀點ACT》自改版以來,曾考察一九六○年代《劇場》跨藝術雜誌的前衛性,也曾以日本殖民時期的紀錄片《南進台灣》為文本,探討視覺檔案的影像性,我們關注本地藝術作品的實踐軌跡,特別是西方翻譯政治或幽靈性所投射/折射而成的主體視線,對於藝術與文化生產的當代性、前衛性與未來性,尤為編輯同仁共同關懷並不斷拓展的目標;在此,我們聚焦於當代藝術的策展議題,將策展問題化。

從策展史來看,台灣是在韓戰後的冷戰體系下,被編入美國抽象表現主義在東亞的藝術體系。一九六○年代初期巴西聖保羅雙年展也將第三世界各地(包括台灣)的藝術,視為動勢繪畫在各地的現代化象徵,一九六四年美國在威尼斯雙年展的勝出後,歐洲一體的概念受到衝擊;繼而一九六八年學潮引發威尼斯雙年展的制度變革、一九六九年策展人史澤曼(Harald Szeemann)策畫「當態度變成形式」展及三年後策畫的第五屆文件展等,構成獨立策展人在西方史前史的一個重要片段。

獨立策展人與法國學潮、日本安保鬥爭、美國反越戰、黑人民權運動、女性主義運動共同激盪而生,同時期又有藝術家對公民權及藝術機制的批判性創作,如哈克(Hans Haacke)、布罕(Daniel Buren)、雅舍(Michael Asher)對階級、性別、族裔構成的觀看主體與體制展開批判。此時台灣則在戒嚴體制下達到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的高潮,島嶼上的藝術家還沒有足夠條件理解上述內涵,直到解嚴前後才隨著美術館的成立,發現展覽體制同時作為認識與批判對象的可能,特別是當雙年展已成為全球治理與控制社會一環的此刻。

在此脈絡下,本期聚焦於策展論題,多少受到近來備受關注的事件餘震頻率影響:從松山菸廠BOT的文化產值化、台北雙年展因工程施作提前撤除展出作品、台北數位藝術中心成立爭議、「宏觀調控」論爭、北美館威尼斯展策展人制度調整,景美人權文化園區事件等,我們相信這些事件的震度,足已讓本地藝術界對展覽機制的思維,產生更具反身性的基進轉向。

同時,我們也注意到文化、生態與環境運動的蜂起,從樂生院保存、野草莓學運,到最近的反國光石化、反中科四期、反彰化火力發電廠、台北南港二○二兵工廠溼地保存、甚至籌備中的台北花博等,以及諸種對新移民、都市離散住民等例外生命情狀的介入與協力;藝術家既反思自己創作生命形式的展覽政治,也與他人被棄置的生命經驗相遇,交會成新的創作態度與策展形式。

對此,我們除了製作「策展機器與生命政治」專題,也規劃了次專題「非.影展.政勢」,從影像領域開拓認識生命政治的殊異面向。而當全球化下非物質勞動成為一種流動性的生產與宰制時,許淑真、盧建銘也提供長期在部落田野的物質文化經驗,將本刊作為另一個策展機器的創作翻褶;王舒津、蔣伯欣則對藝術史家柯律格的訪談,重探了物質性的思考路徑。此外,黃建宏關注學院創作態度的變異性,孫松榮、陳瑞文、許綺玲、劉振祥、馬世芳、高千惠提供了對影像、音樂、策展、教育的生命關懷與美學思考,都開啟我們思索個別生命樣態在不同展演空間移動、變異下的另一種翻轉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