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 Are Born by the River: Inquiry into Thousand Years Tracing the Invisible Stream: On Exhibition Planning “We Are Born by the River”
文——洪榆橙
《藝術觀點ACT》97期,2024年4月出版
堆疊架構─水與台南
2024年,以「臺南400」為題,從中央到臺南市政府各局處單位皆規劃相關活動,以呈現臺南城市歷史脈絡、當代涵養與未來願景。文化局則提供了「眾水.共生」的角度,藉水牽引對地域的認識與想像,詮釋人民與土地共築的城市文化堆疊與變遷。在此基礎之下,前期在擬定計畫架構時,構築計畫策略的兩大關照點,為接軌世界經驗及在地社群連結,以共筆台南未來。然而,當我們越從水的流域身世出發,便會發現視野必須越過這400年的尺度,超過人類世向前追溯也往後奔流,在地表上建造城鎮之前,並想像在氣候劇烈變遷之後。最終總策展人龔卓軍教授將展覽定調為「我們從河而來:流域千年.文化共筆」,以自然生態觀點,提出對於城市文化的回顧與展望。
概念必須有計畫地實際推展與落實,整個計畫內容可分為四大塊面,包含預定於南美館二館規劃當代藝術形式為主的展覽,共達46組藝術家詮釋不同主題,包括水與泛靈信仰、海洋歷史、人文風土、生態環境等;邀請荷蘭、日本、馬來西亞、台灣四國講者的國際論壇,以參考國際經驗,探討流域治理、流域文化專題;此外,「萬物議會」將演繹城市溪流裡不同行動者(Actor)處境,議員以萬物之分身發聲,試圖從多元異質的身分和知識中,探討城市河川存在的可能;另外,針對流域特定議題,如溪流開蓋、水資源分配、物種生存環境等,以工作坊方法翻轉思維並連結社群參與共創;民眾參與活動的部分,則包含流域走讀、電影播映等活動,擴大觀眾對流域的理解與投入。
我作為計畫管理的角色,一方面順應策展概念及內容不斷滾動式的發展,在主辦單位需求規範、計劃期程和預算與執行可能性之間來回確認,同時作為策展團隊一員,亦渴望在有限時間內,深入挖掘核心並輻射出更寬闊的可能。一開始,策展的調查研究從過去已致力於溪流調查的網絡開始連結。對台南市區內河川的基礎認識,仰賴策展團隊之一的「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過去對福安坑溪調查研究的成果。此外,拜訪臺南一中梁雅雯老師、立人國小王全興校長,過去他們在鼓勵認識鄰近土地人文的教育理念下,多次支持學生進行對德慶溪的走讀或調研。
身體啟動─感知水之所在
約莫2024年1月開始,策展團隊啟動一波實地踏查的行動,這些進到現場的經驗,帶來一種不同於書面資料上的身體感反饋。進到關係現場、環境場域,試圖去捕捉原初性的身體知覺,並感受身體跟他者、跟環境產生的關係。包括邀請晁瑞光老師帶領觀察二仁溪河口海岸退縮與出海口電子廢棄物情形、臺南一中地理科謝承霖老師踏查德慶溪上游路段、以及福安坑溪「黑水潛行」工作坊的啟動。
晁老師在2011年監測並拍攝到堤岸的大量電子零件廢棄物,至今有部分已由政府清理完成,但有部分仍然尚待協調處理。我們走到南萣橋東側的堤岸,仍可以觀察到土壤裡露出許多看起來已有年代的電子零件,如陶瓷插座、碎裂的金屬控制面板、電路板等等。我們被提醒要小心絨毛一般的玻璃纖維,微小又尖銳,碰觸時可能嵌入皮膚難以拔除。
2023年11月,在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的兩位同仁黃美玲與陳姿瑩的帶領之下,策展團隊由龔卓軍總策展人與助理策展人劉鎮宇、美術設計羅文岑、藝術家高俊宏及我,先行進入福安坑溪進行第一次的踏查,隨後高俊宏便開始規劃組織「黑水潛行」計畫,帶領高師大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學生,以工作坊形式,對福安坑溪進行地面上與地面下的踏查。
3月16日「黑水潛行隊」正式進入水道勘查,進行影音紀錄。他們採集了一瓶清澈的水、器皿陶瓷、駁坎剝落建物等,預計將於6月發表以踏查成果為材料的創作成果。
隱匿的城市之水
潛隱的、看不見的城市,不是目光之所不能及,而是心神不在之處,是被忽視的地方。……這些隱匿的東西也許一直存在,但看來像是只在一瞬之間,或許只有在日常生活剎那的縫隙裏,才能見到與察覺。【註1】
掀開一個通往下水道的鐵板,彷彿是透過它進入了另外一個世界入口,就像是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在《看不見的城市》(Le città invisibili, 1972)書裡面所說的,開啟了一個裂縫,而一個不一樣的城市便出現了。【註2】箱涵化的福安坑溪並非污水排水管路,而是雨水排水管道,裡面的水流還有推測是來自湧泉及過去河道的水脈,但是仍混雜少數住家從地面水溝蓋往下排放的家庭廢水,因此,氣味潮濕又混合了些微民生廢水味道,但不同日期下去,氣味與水流還是有些許差異。
歷史學家阿蘭.柯爾本(Alain Corbin)在他以嗅覺為主體的感官認知史中,描述十八世紀的法國城市公共建設與臭味的對抗,他們先是利用製造溪流激起的水花帶來通風、運用河床匯聚創造水的流動,認為這樣能淨化空氣,到了十八世紀末,城市的排泄與惡臭,才透過排水管道慢慢解除。任何臭味被政府強制的規定極力掃除,等同於城市的進步與公共衛生的維護。【註3】水流可能是臭味的乘載體,但同時也能夠擔負起清潔與沖刷惡臭的角色。
陰暗的水道裡,以蜘蛛的網狀巢為天,兩側是咾咕石駁坎,以及日治時期建築「間知石」牆壁,許多蟑螂爬行於牆壁上,溪流裡還有小魚與土虱,隱匿的城市裡不該和人類城市共存的物種,在此潛伏著自成一套生態系。
在南美館的展覽計畫中,其他藝術家也將分別將水體的踏查、採集、經驗,以藝術性的表現語言,呈現出難以言說的身體經驗,例如蔡坤霖將採集河川聲音與土壤,同時以裝置的視覺和聲音為河流記譜;李欣芫則將呈現過去在聖荷西與南科淨水廠採集的聲音與影像為材料的創作;《海口潮聲》是角八惠在港口成長的生命經驗;晁瑞光用出海口廢棄物述說流域上人類的生活型態與土地發展故事……等。【註4】
被遺忘的城市之水
與德慶溪的對話則是相隔一方的,居住在台南、五十歲以上的人,還有少數人保有對德慶溪的記憶。在謝承霖老師提供的校史館資料照片裡,我們才知道直到1960年,臺南一中學生還須下河道去清淤。而照片中的德慶溪沿著校園圍牆蜿蜒,溪旁的房屋為避免淹水蓋的吊腳樓還在,溪流原址卻已成為巷弄裡的柏油路。踩在地上,下方卻是一條溪流,腦中的理解與腳底傳來的水流聲彼此碰撞,產生矛盾奇異之感。
此外,我們亦拜訪成大建築系黃恩宇教授、文史專家高凱俊老師、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石文誠研究員,試圖從古地圖找到被隱沒的河流蹤影,水與這座城市如何曾經互相依賴的證據。荷蘭人以「水」為主,它是劃分城鎮的經緯、是交通網絡、也是守禦堡壘的屏障,黃恩宇教授在對荷蘭市鎮建設研究中,發現這樣的觀念一樣被移植運用到荷治下的臺灣。高凱俊老師引用嘉慶25年(1820年)《半崧集簡編》裡的七言絕句,指出清朝時期五條港交通商業發達,船運為配合潮汐時間上下貨,而形成最早的「夜市」。而在清代多張地圖、地名與巷弄演變指認下,皆可見河流與台南城鎮裡商業、信仰中心發展的密切關係。
從身體到歷史資料的辯證之間,台南與溪流、水路間的糾纏,城市裡被隱匿的、被遺忘的,只存在於記憶和影像中的城市【註5】在我們眼前逐漸揭開,我們似乎終於看見、感知到城市斷裂的血脈。
結語與未完成
無論是日治時期因農業經濟利益極大化而開始曾文溪的河道整治,或是台南市溪流的箱涵化、整治二仁溪河川污染問題等,皆是一路以來台南面對不同時期現代性治理歷程下的結果。有趣的是,本計畫委託案名為「文化治理」特展,似乎也預示著計畫將藉此開展治理的另一種視野,它並非僅有限制與控管,而是試圖思考更多與自然生態彼此調適的關係,以及人類在身體感知經驗中對環境的渴望與需求。
「我們從河而來」的策展方法,接續了「Mattauw大地藝術季」氈團、菌絲體的方法──有機生長,為展覽敘事慢慢地扎根定位、也一層層鋪展,恰如水流的多樣性與多變、自然演化的未完待續。
註釋
1. 王志弘,〈城市、文學與歷史—閱讀《看不見的城市》〉,《看不見的城市》(Le città invisibili),台北:時報,1993,頁9。
2. 伊塔羅.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隱匿的城市之三〉、〈隱匿的城市之四〉,《看不見的城市》,頁190、195-196。
3. 阿蘭.柯爾本(Alain Cobin),蔡孟貞譯,《惡臭與芬芳:感官、衛生與實踐,近代法國氣味的想像與社會空間》(Le miasme et la jonquille: L’odorat et l’imaginaire social, XVIIIe-XIXe siècles),新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2022。
4. 有關文中所述及的藝術作品概念介紹,可參見本期《藝術觀點》之藝術家訪談文章。
5. 同註1。
洪榆橙
現任日青創藝總監、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生。以策展、藝術企劃管理、文字工作者等方法,藉梳理脈絡找尋與地方或個人交往、創發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