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體記憶檔案術

文———孫松榮
《藝術觀點ACT》42期,2010年4月出版

2008年,台灣歷史博物館發行《片格轉動間的台灣顯影》DVD;嚴格而言,這部收錄了《南進台灣》、《國民道場》、《台灣勤行報國青年隊》、《幸福的農民》共四部攝於日本殖民時期(1930-1940年代)的日本政宣影片,並沒有在彼時的電影學術界獲得深入的討論。近兩年的時間過去了,除了專刊中以影片修復與後殖民面向進行剖析的文章、零星的座談會、訪談、特稿乃至一本由參與影片維護工程的研究生撰寫的論文之外,【註】並未有更具體的論述生產。此一弔詭情境,遂形構了專題誕生的客觀條件與必然的不必然書寫。前者意味著介入歷史影片進行連結與反思的時機,刻不容緩;後者則以為有責任也有義務採取絕對差異於主旋律論調的分析策略。更確切而言,《南進台灣》等幾部從殖民宗主國視域鑄模台灣形象的影片,僅作為專題書寫的起始域址。起始,既意味著追溯1930年代以降,台灣歷史拓樸痕跡的多重顯現與塗抹,也是影像成為紀錄、儲存甚至錯置反思檔案性或文件性的後設表徵。換言之,間隔於(後)殖民論綱,也同時反差於修復典藏的(不可)還原性。

專題主要以四條基本軸線作為重新想像《南進台灣》形象景觀的方略:一是回返日本殖民時期的歷史場景,重塑觀看主體連結死亡檔案的視線轉折乃至相對於統治者的民間檔案視域(蔣伯欣、張美陵);二是作為檔案的歷史影像如何自治理/被治理、皇民化/他者化的二元語脈中解脫,進而被提煉成一種既是指涉形體化(或魂魄化)的「翻滾」,也是永無止境的「遶境」母題之視覺當代性(龔卓軍、王品驊);三是將歷史視覺檔案視為是重新對宏大敘事體開展構型、拼貼及挪用的跨文本實踐與配置行動(孫松榮、邱誌勇);四則是以視聽檔案的創置部署跨藝術與跨媒體之間的沉思與對話(高重黎、座談會)。如此一來,《南進台灣》再也不可能只是一部指向特定歷史縱深或誘發懷古幽情的資料影片,而是由附著在其身的內在構成(歷史敘事)、外部結構(數位歸檔)及潛在癥候(視覺檔案母題的當代化)進行結合了直接輸送與間接逆轉的再思考,將歷史文本挪動至一個橫跨了多重領域(繪畫、攝影、電影、當代藝術、新媒體藝術)並交錯著重新被檔案化、修辭化乃至問題化的影像疊層。換言之,作為速記時代脈動的視覺檔案──這個集敘述表現技藝、紀錄儲存技術及橫越跨文本戰術於一身的影像主體──所引發的思辨與對話,除了指向一座塵封了的庫存遺址、等待檢閱的複訪視點,更進一步成為潛伏在活體記憶維度伺機生成的思想物質。

註釋

相關細節,請參見謝侑恩的《影像與國族建構─以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館藏日據時代影片《南進台灣》為例》,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