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松榮
《藝術觀點ACT》42期,2010年4月出版
改版後的第41期《藝術觀點ACT》,以重訪1960年代的《劇場》雜誌為名,試圖重塑其所表徵的繁複歷史圖像。如果此一書寫方略體現的是,我們欲對過去某種文化記憶進行召喚乃至反身性的考察,無疑地,這種思考位置也同時以幾乎內在化甚至強迫性的方式驅使著、牽動著編輯意識的部署。更進一步而言,如果現階段的《藝術觀點ACT》具有某一種書寫立場的話,以影像事件作為當代性的總體思索可以說是較為清晰的追求方向。所謂當代性,不意味著對發生的影像事件──不管指的是影片、視覺藝術的展覽抑或新聞事件──採取一種流於印象般的或口號似的評論姿態,而是將它置放於有待探究的歷史情境進行一種重新被問題化,以及將過去與當下的理論體系與音像創置開展差異連結的優位(a priori)省思。
本期的專題〈邁向視覺檔案:歷史、幽靈、影像性〉,即立基於此當代性視域。以2008年由台灣歷史博物館發行、臺南藝術大學音像藝術學院執行數位修復的歷史紀錄片《南進台灣》當作思辨視聽檔案的起點:將這部被日本統治者視為南進政策的政宣片,被台灣人喻為(後)殖民主義的歷史文本進行視覺檔案的後設思索。換言之,這指涉的不僅是影片作為陳述史實的檔案物質,也是重構音像檔案的時代語境與形體組態的介面,更意味著對檔案進行檔案的反思行動。這也即是為何我們對視覺檔案的形象書寫旨不在建制分類學(taxonomy)的修辭分析,而是對之開展剝製術(taxidermy)的形體提煉──亦即是形塑當代性的影像命題。
在此一想像藍圖之下,向各方邀約的文稿──從樂生療養院次專輯到由王墨林、高千惠所主持的跨視覺藝術專欄──都不約而同地以殊異的理論視角與實踐方略導入關切的影像事件,開展評論的評論,書寫的書寫。當然,檔案的檔案剝製除了是針對音像的文字印跡〔從義大利音樂家諾諾(Luigi Nono)的思想回顧到雅克.萊納德(Jacques Leenhardt)教授的深度訪談〕之外,也是文字的影像配置(許綺玲的〈手擺哪裡好?〉),更指向影像的展示(沈昭良、王德瑜)。顯然,《藝術觀點ACT》以紙頁為影像命題的基地,縱然無法自貝魯(Raymond Bellour)既屬經典也如同咒語般的名句「不可企及的文本」(Le texte introuvable)中全身而退,擺脫文字援引影像的終極困境,卻仍持續頑抗地在無法抑制的檔案驅力中,集體藏匿在南方邊陲,於狂熱與疲憊、頹圮與迷走之間複訪著檔案的煉製,記憶的校閱,思想的焦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