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木刻版畫|劇本:銀幕記憶第一幕|林欣怡,2016
截取自黃榮燦《恐怖的檢查》版畫中的人物,與藍博洲〈尋找劇作家簡國賢〉第五幕中,石安溪憶流亡至火焰山,簡國賢眺望苑裡、大甲一代的街燈所吟誦的一句即興詩:「北風ょ,吹かぼ吹け地下人の怒りを招しょの灯。」(北風你盡情地吹吧!地下人憤怒地看著繁華的街燈。)
67期專題企畫
場外調度:詞語的肉身
La Mise Hors Scène: The Flesh of Words
■企畫———林欣怡
《藝術觀點ACT》67期,2016年7月出版
專題導論
過場:尋找詞語的肉身
文———林欣怡
時日已到,到六張犁去。
我們就得忙著聽證、調查、忙著記錄和論述。
(揮動仙撣。揚撒冥紙)
——陳映真,《春祭》,1995
一九八九的《人間雜誌》六月號,以漢城一名頭帶上寫著「打倒獨裁」四個字、口裡高呼反美口號的韓國大學生作為封面影像。這一期收錄了長達約六十頁的「陳映真現地報告:激盪中的韓國民主化運動」專輯,為陳映真從四月九日到二十三日在韓國為期兩周的訪問,內容以韓國民主運動中的政治、工運、學運、報紙、宗教文學、藝術、戲劇、電影、環保、學術等全向度的視角,組構出數萬字觀察韓國民主化運動的報告。除此之外,陳映真在這一期寫下〈悲傷中的悲傷:寫給大陸學潮中的愛國學生們〉,作為當時六四事件的回應。文章提及,陳映真在韓國參與的研討會中,應要求進行了一個比較台灣、南韓與中國民主人權的報告,從台灣的親美反共到南韓的反美、「脫冷戰」立場,一路論述至對岸知識份子思想生態的描述,陳映真帶著這樣的思考回到台北;文末,對正在進行中的六四事件給出了諸多情感、提問與批判。這些提問此刻看來,仍是擲地有聲卻難以回答的歷史回音。
在韓國民主化現地報告中,陳映真訪問了漢城「Hanmadang藝術劇場」的柳寅澤,從觀看韓國民族劇(Madangkutt)「米國.美國.未國」的身體經驗描述開始,書寫韓國一九六〇以來的歷史環境如何地影響了韓國的戲劇活動。這一篇文章後來收錄於莫昭如、林寶元編著的《民眾劇場與草根民主》(1994)一書中。而這本書關於民眾劇場(People’s Theatre)的策劃書寫,正是此專題的觸點所在。
六十五期「歷史旁白.負像劇場」的別冊〈野台〉中,收錄了施俊州、周定邦所整理的臺語(白話字)劇本年表,最早一九一〇年幢影樓主人所寫的《可憐之壯丁》於《語苑》開始連載,直至一九四六年宋非我以簡國賢日語、中文原著做底本編譯《壁》劇本,稱「臺灣語獨幕戲曲」,宋非我亦在臺灣廣播電台以臺語播《壁》劇本。《壁》演出的盛況與群眾的熱烈回應招來查禁之禍,吳濁流認為「臺語」的使用成為觸動當時社會階級的主要原因。劇場裡的「身體語言」與「話語」共同形成「舞台調度」,當觀者直接觸視舞台調度各層面的感知時,騷動場所於焉形成。透過一個臺語劇本的追尋叩問,話語、身體、入眾、共在…這些詞語集合正是民眾劇場之所欲,亦是當代參與性創作的雙身。於是,從〈野台〉延續,自譯體、口傳譯語專題之後,歷史與文字書寫創作如何於身體中「再轉譯」?如何調度一具身體返身成為局部歷史書寫的表述?成為我對於「詞語—身體」的具體提問。如果說場面調度是一種「前劇場」的秩序化總合,那麼「場外調度」則是將景框外的事實、演台外的真實調度進入場景中,為正在進行的詞語、軀體運動,補償了不可見的鏡頭。是以,我開始尋找這些劇場書寫的詞語肉身,此具肉身目光朝向的,除了民眾劇場、劇本文學、事件劇場化之外,亦包括文本、話語、身體裝配成的場外調度,構成由它而來的思想實驗場所,一個精神的劇場,試著調度詞語化為身動,朝向民眾身體的言成肉身書寫場所。事實上,這樣的專題書寫無異於「文本脈絡」的查閱,亦無異於每一齣劇的「劇本」位置。它位於身體表達之前、之內、之外、之後,不同於紀實報導,「劇本」書寫隱含了「再構之必要」(而非杜撰)的藝術政治性格。這裡指稱的「再構」,意味著讓可述者、可見者、可為者以不同的方式重新(或再次地)構造事件、指認事件、陳述事件、演出事件。在此,事件為再次構造的實存,然而構造的形式手段為事件之虛處,它無法直接成為事件本身,但透過「再構」,我們得以疊層、銘刻此刻的感知經驗於歷史事件中,累積縱深重量,與歷史異時共振。如果我們的美學經驗可以碰觸政治,那麼此種「再構」,便是碰觸事件真實的肉身場所。
關於此點,我想以兩個場景角度切入。一個場景是,陳映真在一九九五年出版的第一個劇本創作《春祭》,以報告劇的文學形式,從六張犁公墓裡的英塚為場景,召喚白色恐怖時期的徐慶蘭、黃逢開、張添丁等人的魂魄,將一九五〇年代白色恐怖的淒厲,以詞語文字再次訴說。《春祭》於一九九四年三月十四日,由鍾喬導演,初演於臺北海南路藝術館。根據陳映真,《春祭》的劇本生產與一九八六年七月號《人間雜誌》所策劃的「怒吼吧!花岡」專題有關。因王墨林的引介,人間與日本劇場運動者石飛仁的「不死鳥」劇團合作,以報告劇的形式在台灣演出《怒吼吧!花岡》國語版,這是陳映真首次接觸報告劇。
報告文學是文學形式的一種。同樣,報告劇在本質上也是戲劇的一種。但它們與其他文學、戲劇之根本的不同,在於它是真實的報告,從而具有新聞性、及時性和時效性。它們不容許虛構、不容許在人、時、事、因果等問題上摻入任何杜撰、不實的想像。但在表現手段上,則在嚴守真實的條件下,可以運用一切小說、詩歌、散文等文學手法和一切戲劇舞台的手段。(陳映真,1995:66-67)
報告劇透過幻燈投映,將新聞紀錄、歷史照片等影像於舞台上放大釋出歷史迫力,但拒絕任何舞台表演可能給出的「幻覺」或人工幻境,盡可能讓觀看者逼近歷史真實。《春祭》劇本中,陳映真以歷史使女「合唱隊」(Chorus)作為主旁白,同時加入場外聲效、獨白等調度為身體內容。「報告劇」的再構,一方面堅守言說之人之物之事的寫實,一方面開放出此寫實事件的臨摹與情動操作;前者讓觀者具體地進入歷史,後者驅動此理解轉譯為感知行動。作者、觀者、演出者便在這樣的雙重場域中運動。另一個場景是,人間雜誌策劃的「怒吼吧!花岡」專題中,收錄了大量新居廣治、瀧平二郎與牧大介關於花岡事件的木刻版畫(《花岡ものがたり―木刻連環画集》,秋田:無明舎,1981年10月初版),亦收錄了王墨林的一篇文章〈歷史斷層裡的哭聲〉。文中王墨林提及他要求導演石飛仁分配一個角色演出花岡事件的報告劇,「『報告劇』不需要背台詞,臨場照劇本朗誦即可,因而旨在聲音方面求其動人,不必依賴所謂『身體語言』的動作表達劇力。這種形式的好處,豈不就在於每一個人都可以立即變成這齣戲的參與者嗎?」(王墨林,1986:7)文章寫到除了歷史證人劉智渠、李振平,這場報告劇亦邀請了曾經在中國參加「三光作戰」的舊日本兵塚越正男先生進行證言。我們看到花岡事件從歷史證人、歷史影像的現身,疊加朗讀歷史證言的演員(日本、台灣)、圖像(木刻版畫)與另一事件見證者的口述,這些異質的可述者、可見者、可為者各自以自身的身體經驗素樸地揉雜進事件中,要求觀者歷歷在目。
「場外調度:詞語的肉身化」專題便是在這樣的一個基礎點上,調度鍾喬的《南風─證言劇場》(2016)、王墨林的《軍史館殺人事件》(2004)、香港《碧街事變》(2015)街頭劇與櫻井大造的帳篷劇等相關書寫,對「再構」進行論述。另介入印度街頭劇作家薩夫達的專文譯稿及韓國藝術家任興淳(IM Heung-soon)的《安慰工業區》(2014)作品書寫、許家維的《御甲戲園》(2016)影像劇本等進行文本、影像構造。每一次的歷史再構與重述,每一次的「聽證、調查、忙著記錄和論述」,都是為了透過詞語的肉身化,能夠不斷地調度事件於演出之內、場景之外的言說力量,為歷史事件不斷地增加厚度。
引用書目
陳映真,〈陳映真現地報告:激盪中的韓國民主化運動專輯〉,《人間雜誌》第44期「人間:打倒獨裁《韓國專輯》/台灣影生動物專輯」,台北:人間,1989年6月,頁98-155。
王墨林,〈歷史斷層裡的哭聲〉,《人間雜誌》第9期「人間:《怒吼吧!花岡》特輯」,台北:人間,1986年7月,頁24-33。
專題企畫
場外調度:詞語的肉身 ■ 企畫|林欣怡
過場:尋找詞語的肉身 ■ 林欣怡
劇本:銀幕記憶 ■ 林欣怡
重演過去,預演未來──關於《碧街事變》■ 小西
文化行動的入徑──從《回到里山》到「返鄉的進擊」■ 鍾喬
尋找亞洲的身體──鍾喬的劇場行動 ■ 整理│編輯部
ZOMIA,不受治理的藝術──現代國家與資本之外的安那其帳篷場 ■ 龔卓軍
重新發明中國──帳篷戲劇在北京的行動 ■ 孫柏
封閉空間中的異化身體──王墨林的《軍史館殺人事件》■ 整理|編輯部
事件、民眾、遂行性──閱讀王墨林的筆記 ■ 吳思鋒
紙上劇場
《南風—證言劇場》(2016)■ 鍾喬
《軍史館殺人事件》(2004)■ 王墨林
一齣酬神戲的戲裡戲外 ■ 許家維
《安慰工業區》後記 ■ 任興淳 ■ 譯|李貞儀
街頭
劇作、掌聲與子彈:薩夫達.哈許米的街頭劇場 ■ 尤金.范.厄文 ■ 譯|蔡文晟
莎瑪1989-2009:自由化公共領域中的人文藝術 ■ 艾瑞德姆.杜塔 ■ 譯|于昌民
編輯台的話|為了每一根毛孔的展開 ■ 羅倩
影像紙上展覽|母親如同創作者 ■ 企畫|張世倫 ■ 文.圖|汪曉青
影像評論|作為親族、時光與連環嵌套(mise en abyme)的攝影術 ──試論汪曉青的《母親如同創造者》■ 張世倫
深水魚雷區|邊界藝術論(上)■ 鶴見俊輔 ■ 譯|林暉鈞
超距作用──非科學研究方法與實踐 ■ 陳瀅如
香港藝術史研究「物語」──亞洲藝術文獻庫夏碧泉文獻庫研究項目短期研究員一份期終的「中間考察」報告 ■ 劉建華
這些場所的這些人 ■ 王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