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 54. 時間的形狀:兩岸政治狀況下的藝術實踐

54期專題企畫

時間的形狀:兩岸政治狀況下的藝術實踐
The Shape of Time: the Artistic Practice in the Political Context of China

■策畫———董冰峰
《藝術觀點ACT》54期,2013年4月出版

「時間的形狀」專題,是應《藝術觀點ACT》編輯部邀約策劃,聚焦中國大陸近百年的美術史的線索和現狀,這些狀況和內容對台灣讀者而言,無疑又需在長期的兩岸合、分,複雜的時代變遷下的歷史、政治和社會背景中對照和理解。
兩岸藝術,並不僅是一種慣常的交流方式與對話前提的設定,同時也圍繞和交織著近百年以來全球格局下兩岸關係(作為政治條件和術語)的演進和變化的重要座標。而在其間,藝術作品和藝術實踐於必需的政治狀況中扮演了何種權力規定的身份與大眾訓教功能,又或能夠通過對這些“形狀”的梳理和發掘,去穿越歷史迷霧而回應當下現實?


專題企畫
時間的形狀:中國政治狀況下的藝術實踐 ■ 企畫│董冰峰
空間挪移與視向轉換──抗戰時期中國藝術家的文化抉擇 ■ 黃宗賢
兩幅《離婚訴》──古元的視覺敘事與話語政治 ■ 魯明軍
漫畫中的胡風批判與二十世紀50年代中國漫畫的取向 ──《關於胡風反革命集團的材料》與胡風「集團」漫畫的比讀研究 ■ 胡斌
上海的電影與時尚──文革期間什麼(不)能穿 ■ 裴開瑞、張淑娟 ■ 譯│陳佳琦
作為思想史運動的「八五新潮美術」■ 黃專
跨域講堂│中國當代藝術中的電影 ■ 董冰峰 ■ 講稿整理│陳琬尹


影像紙上展覽│「憂鬱場域」系列 ■ 企畫│張照堂 ■ 文.圖│洪政任
影像評論│憂鬱與驚駭 ■ 張照堂


專欄
編輯台的話│這是一篇徵才啟事 ■ 沉香問
藝育│藝術無法方便──靜心與校園生活 ■ 編輯部
當代藝術│在盧比孔河之間──論「夾譯、夾述、夾評」的藝評文化角色與其書寫邊界 ■ 高千惠
美學│單子:德勒茲與萊普尼茲 ■ 陳瑞文

明天過後——協力‧建築‧新社會
謝英俊的「場所主義」論 ■ 王墨林 繭 ■ 李沛峰 慈善與人文關懷之外──從1999年邵族社區重建談起 ■ 鄭空空
世界無住屋│海龜與潮濕的夢:香港 ■ 高俊宏
情動機器│勞動/工、文化、主體性──自底層出發的政治經濟學 ■ 安迪亞斯.唯托 ■ 譯│李宇軒
行動彈藥庫│21世紀關鍵詞彙編──預兆的政治、大學 ■ David Graeber、白石嘉治 ■ 譯│墨科


主編│龔卓軍、蔣伯欣、孫松榮、林暉鈞
客座專題主編|董冰峰
企畫主編│陳湘汶
執行主編│許怡慈
執行編輯│黃怡婷
美術編輯│蕭佑任、羅文岑
義工│何銘偉、張真慈、林秀娟、佟孟真、蘇蔚婧
藝術觀點ACT│54期,2013年4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