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 80. 藝術測量.人類世美學批判

80期專題企畫

Artistic Measuring, Aesthetic Critique in Anthropocene Epoch

■ 企畫 ── 張君玫、龔卓軍

《藝術觀點ACT》80期,2020年1月出版

■ 文——龔卓軍

經過了一年多的醞釀,這個專題的形成,可以說是《藝術觀點ACT》在2018年夏季號「野根莖:台灣當代藝術的野生捕獲」的迴響,是「當代藝術與高山流水」系列探索的延續,也是籌備中的「人類世實驗學院」平台的共學共創備忘錄。從2018年高雄寶來山區的吉丁蟲之夏和原民藝術探索,跳躍到2020年人類世的台灣巨木森林活化石、千里步道、野溪身世、後莫拉克、蚵類養殖、塑膠海廢、構樹種子和考古再現等等議題,我們在這個專題想要提出一個當代藝術的後自然問題:如何透過當代藝術的嶄新的大地製圖術與測量之眼,對應著當世充滿衛星航照、考古探測等等不同空間、時間尺度的視覺技術,開展出某種新型態的接地藝術協商姿態?

這個專題的內容,包括台灣土地的山林、步道、野溪與災難測量,包括養殖、塑膠生活、海洋汙染測量,也包括大地的測量製圖術和考古歷史的測量再現術,希望回應2014年台北雙年展「劇烈加速度」中缺乏在地環境議題內容的缺憾,並預備和即將到來、由拉圖(Bruno Latour)策展的2020年台北雙年展開對話。在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考古館的合作支持下,我們藉由藝術家與策展人的觀點,試著提出一種「南方」視野的當代藝術關懷,從最為古老的地史與原民的靈性經驗出發,與山海、與溪流、與工業化、災難和汙染的環境交流踏查對話,這是一個蓋婭政治的論述實踐,也是未來行動者網絡的初步藍圖。 我們要談的是一個不可見的台灣。如同黃同弘的書名《不可見的臺灣:農航影像下的異視界》(2018),也如同此書中呈現1993年火災後重生的八通關草原、1984年牡蠣養殖蚵棚密佈的大鵬灣航照、1980年林口電廠排煙下的酸雨地景,在這樣的視野尺度下,人的臉孔消失了,人類中心的思考顯得幼稚而更接近當今政客的廉價謊言。長久以來,台灣當代藝術的視野,缺乏聯結大尺度時空條件下的山海土地經驗,這樣的空缺,亟需一個「聯結、集合、匯集、重建、走過一遍或再看一次」的集體行動,利用共學共創的方法,轉換藝術測量的尺度,或者以藝術測量的態度轉譯出不同尺度的能量,面對蓋婭,面對否認氣候劇烈變遷的美學政體,在一片虛無與廢棄的大地上,勾勒出嶄新價值轉換的方向。


龔卓軍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副教授、《藝術觀點ACT》主編


編輯台的話河床之上,物種發夢 ■ 黃瀞瑩

專題企畫 

  • 藝術測量.人類世美學批判 ■ 企畫|張君玫.龔卓軍

蓋婭篇

流水篇|

  • 從一條無名的溪流開始 ■ 吳瑪悧
  • 藝術召喚公眾:從後自然到人類世的挑戰 ■ 董維琇
  • 潛身溪徑:台東野溪調查小組的野溪代議 ■ 訪談│張溥騰  ■ 整理|編輯部
  • 海際的肉身:垃圾與生物的另類方舟 ■ 訪談|晁瑞光  ■ 整理|編輯部
  • 水源、水產及我們的塑膠生活之舞 ■ 訪談|黃偉倫  ■ 整理|編輯部

劇場篇| 

  • 「近乎」談判?──以劇場之名 ■ 訪談|貢幼穎 ■ 整理|編輯部
  • 兩千七百年前死亡瞬間的再現與重演:藤井光的《第一事實》 ■ 相馬千秋 ■ 譯|呂孟恂
  • 《天問》衛星計畫與未來遺跡 ■ 潘正育

測量篇| 

  • 種子的尺度:構樹身世與南島語族 ■ 訪談|張至善  ■ 整理|編輯部
  • 手作步道:人類世中的行動方案  ■ 訪談|徐銘謙  ■ 整理|編輯部
  • 麻豆糖業大地藝術祭與製圖術 ■ 陳宣誠  ■ 製圖|共感地景創作

召集人|龔卓軍
主編|蔣伯欣、孫松榮、林暉鈞、林欣怡、林巧芳、龔義昭、龔卓軍
專題主編|張君玫、龔卓軍
企畫主編|黃瀞瑩、呂瑋倫
執行主編|童詠瑋
執行編輯|駱筱筑、陳思宇
美術編輯|雷文茹、陳米爾
美術顧問|羅文岑
義工|陳薇敏、施志豪、林妤真、陳嬿晴
藝術觀點ACT|80期,2020年1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