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 79. 漂泊:當代生活切片

79期專題企畫

Drifting: Slices of Contemporary Life

■ 企畫——蔡幸芝、林巧芳

《藝術觀點ACT》79期,2019年10月出版

■ 文——蔡幸芝

當代生活變動快速,實質性或精神性的疆界漸趨模糊,種種價值體系崩解,當代人從束縛中解放、看似自由亦感無所依靠。「漂泊」寫照人們在行動上頻繁游移居間的模糊地帶;在時間軸上穿梭於記憶與未知的交界;在倫常上建立人我密切又疏離的關係,亦有神人冥靈共存的想像;同時心境上求新求變又憂懼動盪的漂泊感。「漂泊」也揭示生活日常種種斷裂與歧途的切面,湧動著變動不止的活力,使原先規範明確的場域、結構或用途,隨著常民百姓不按牌理出牌的擾動行為、多面向的創造性實踐而轉變意義。藉由理論研究者與藝術創作者的視角,來自台灣、法國、新加坡等地13篇訪談及專文,描摹當代生活此種偶然的、間歇的、捉摸不定卻意涵豐富的漂泊狀態,試圖窺見時代精神的微妙轉變。

〈工具社會與漂泊者的求生術〉先為漂泊的多重意象揭開序幕,我於文中考察理性的異變至工具社會出現的軌跡,並指出當代社會中崩解的科層組織實以美化的形式重生,個體因而經歷工作、生活至心境上動盪不安的漂泊經驗,然而求生有術的漂泊者,同當代藝術家般,以無數奇巧的行動,改造、反制理性的規範與既定框架,發展出乎意料的另類生產。寶島歌王文夏,即為代表人物之一,傳唱著1960年代常民文化的共同記憶。石計生於〈漂泊之聲:文夏台灣歌謠的流行性〉一文中,提出「準全球化」、「雜燴混血歌」和「地下迴路」的觀點,闡釋文夏歌曲的流行性,在其擷取日、美流行歌曲元素,混生成跨界跨語、與國際另類接軌的本土歌謠,又以「隨片登台」的巡演宣傳而風靡全台。文夏締造台灣歌謠發展新頁,不僅是個人離鄉背井、漂泊走唱的寫照,更反映戰後台灣在戒嚴政治與文化箝制下,唱出底層群眾跳脫精神苦悶、引發集體共鳴的時代心聲。

王品驊的〈改變中的範域:當代藝術創作教育的當下敘事〉,則剖析台灣社會自1980年代政治解嚴以來,建基在西方藝術思潮的學院教育與年輕創作者面向當代的迷惘,並提出「藝術史」與「社會學」作為檢視當代藝術特徵的雙軸。接收西方現當代藝術成果之餘,亦當發掘特殊的後殖民歷史文化時空下,台灣當代藝術的多元面貌及跨文化的特徵,且應以更富彈性的學院教育鼓舞年輕世代開拓變動、未知的藝術視野。陳燕平的〈覺醒與覓路:看新加坡國家美術館1960-1990年代亞洲社會中的藝術〉,則將視野擴及崛起的亞洲,帶領讀者前進新加坡國家美術館,走讀亞洲12地參展藝術家的作品,揭露的是戰後社會動盪、人心飄搖及政治批判的前衛精神。該展不僅試圖為獨特的歷史文化脈絡下,自我覺醒的亞洲藝術重新定位,也敘說亞洲藝術的「概念轉向」、其當代藝術的開端與出路。

莊宗勳的〈漂泊或行旅:漫遊等待安頓的棲居者〉,描繪「漂泊感」與「偽漂泊感」的差異,前為身逢戰亂、人倫離散的悲境,後者卻是盛平年代、逃脫常規以逐新奇的旅程。就此觀點,西方風景畫及日本名所繪無非是藝術家體驗漂泊的映射,台灣都會常見的頂樓加蓋鐵皮屋景觀,則為理性制式建築之外的感性之地,亦為逐夢者暫且棲身、堪用的過渡空間。〈鏡頭下的台北〉則是本期專訪之一,邀請法籍攝影師余白(Hubert Kilian)娓娓述說初來乍到至定居落腳,而後足跡遍佈街頭巷弄十五年間,透過攝影之眼洞悉台北城市的變貌及居民日常的側寫。對余白而言,巴黎的意象鮮明到不留餘地,只許你俯首稱臣;台北卻是曖昧難解、混生的迷宮,但接受你像個經典黑白電影的導演,任憑你去踏尋、去編織、去創造隱藏其後的美麗與哀愁。

林巧芳的〈「感覺」的漂泊:獨立動畫札記〉一文,探討「感覺」驅動創作的動畫影像在不確定性中生成、變化與黏合,在影像轉換中流洩某種敘述與非敘述之間的張力,逾越框限,消除理性原先規劃的線性路徑。「感覺派」的獨立動畫創作者將其內在流動、無以名狀的感覺,轉化為靜默事物的細節刻劃,使其影像世界最終成為感覺綿延的投影。與之形成對話的專訪之二――〈當代動畫切片:趨勢與觀察〉,邀請石昌杰暢談四大國際動畫影展的趨勢、其擔綱「臺中國際動畫影展」總監的經歷,指出影像的原創性、實驗性及藝術性為當代動畫的特質,且各種挑戰禁忌的主題、「跨媒材」及「自傳體」的創作風格已蔚為風尚。他指出動畫影展致力拔擢人才,亦呼籲教育與媒體協力培養更多愛好者,支持多元實驗與創新。

紀文章的〈從紀錄片看移民社會鹿港之宗教信仰的變貌與轉用〉,藉由陳怡君的《搶救日茂行》(2000)及作者拍攝《鹿港苦力》(2000)、《遮蔽的天空》(2010)的紀錄片,探討宗教信仰在鹿港移民文化中的社會作用與演變。地方宮廟及其宗教盛事,不再只是凝聚草根庶民的認同感,也逐漸成為鞏固政經面向的勢力。其宗教儀式的轉用,變成環保人士號召鄉民陳抗、上演神威助陣的行動藝術。華建强的〈我在武嶺跌了一跤:當代創作中的生活啟示〉,從作者歷經一場自我挑戰卻驚險收場的意外,剖析藝術創作亦為充滿多方嘗試的歷程。他論述創作者善變的心性與媒材異變的物質性之間碰撞游移、作品的實存與觀者體驗的間距、乃至新舊時局與人生跌宕起伏的多層次思索,最終體悟接受失敗化為契機,作品則是反映身而為人存活世間的證據。

鄭秀如的〈「空間裡的空間」:夾織於唯一性與複製性之間的在場身體〉,是作者以空間、時間、物質及身體的交疊關係, 把握流變的「日常性」與「家」的存在表現。藝術家將日常物件受「光之作畫」而烙印於生活空間中的隱痕顯影,在看似無為卻極富觀念辯證的作品中,探討持續容納及轉換記憶與當下、場所與行徑、資訊與在場、漂泊與安居的複合身體。〈顯影當代日常生活〉則為專訪之三,邀請藝術家崔廣宇就創作與日常生活的關係,闡釋其系列作品的發想、不同層面的社會考察,以及媒體與商業行為的藝術性思考。當今當代藝術的學院教育有跟風盲從的趨同現象,藝術家則秉持回歸自身、持續淬煉原有創作形式以回應當下存在。他掀開生活中習以為常卻發人省思的社會議題,也指出當代藝術的多元發展若要可能,實需深蹲、專注創作的本領。

最後,以黃國清的〈漂泊,是豐富生命的藝術,還是耗損人生的折磨?〉作為尚未終了的持續叩問及敞開應答的接力。他從文青魂與憤青魂之間的交鋒、夢想與現實之境的對壘,談論漂泊一方面成為古今中外文藝創作者的經典題材,另一方面傳世名作反映創作者飽受風霜的人生際遇與體認。如今,全球化浪潮下各種型態的漂泊者,突顯無可迴避、不公不義的社會現況,但也從自我與他人的境遇中看見生命的韌性。藝術所展現的生命之火,正點燃希望。


蔡幸芝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通識教育中心專任副教授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當代視覺文化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編輯台的話│我可能不會愛你 ■ 童詠瑋

專題企畫

  • 漂泊:當代生活切片 ■ 企畫|蔡幸芝、林巧芳 ■ 文|蔡幸芝
  • 工具社會與漂泊者的求生術 ■ 蔡幸芝
  • 漂泊之聲:文夏台灣歌謠的流行性 ■ 石計生
  • 改變中的範域:當代藝術創作教育的當下敍事 ■ 王品驊
  • 覺醒與覓路:看新加坡國家美術館1960-1990年代亞洲社會中的藝術 ■ 陳燕平
  • 漂泊或行旅:漫遊等待安頓的棲居者 ■ 莊宗勳
  • 鏡頭下的台北 ■ 訪談|余白 ■ 整理|編輯部
  • 「感覺」的漂泊:獨立動畫札記 ■ 林巧芳
  • 當代動畫切片:趨勢與觀察 ■ 訪談|石昌杰 ■ 整理|編輯部
  • 從紀錄片談移民社會:鹿港之宗教信仰的變貌與轉用 ■ 紀文章
  • 我在武嶺跌了一跤:當代創作中的生活啟示 ■ 華建强
  • 「空間裡的空間」:夾織於唯一性與複製性之間的在場身體 ■ 鄭秀如
  • 顯影當代日常生活 ■ 訪談|崔廣宇 ■ 整理|編輯部
  • 漂泊,是豐富生命的藝術,還是耗損人生的折磨? ■ 黃國清

影像紙上展覽

  • Rash ■ 企畫|張世倫 ■ 文、圖|潘怡帆
  • 為何(不)是植物圖鑑:遷徙、錯位與「生活風格」的視覺鬆動 ■ 影像評論|張世倫

當家當當家

  • 當家當當家:鮑藹倫 ■ 企畫|周安曼
  • 如果說電影是戀愛,錄像便是性生活 ■ 訪談|鮑藹倫X周安曼X黃小燕 ■ 整理|周安曼、黃小燕、編輯部
  • 錄像拾絮 ■ 文|鮑藹倫

召集人|蔣伯欣
主編|龔卓軍、蔣伯欣、孫松榮、林暉鈞、林欣怡、林巧芳、龔義昭
客座主編|蔡幸芝
執行主編|童詠瑋
執行編輯|黃皓妍
美術編輯|雷文茹
美術顧問|羅文岑
義工|駱筱筑、 陳思宇、陳嬿晴、曾涵生、林妤真、謝博勻、蔡德宏、徐翌婷、施志豪
藝術觀點ACT|79期,2019年10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