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 78. 文學作為影喻

78期專題企畫

Literature as Shadow Metaphor

■ 企畫——張世倫、陳佳琦

《藝術觀點ACT》78期,2019年7月出版

在今年(2019)第五十八屆威尼斯雙年展的綠園主展場裡,泰國導演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展示了他與日本藝術家久門剛史(Tsuyoshi Hisakado)合作的影像裝置近作《同步》(Synchronicity, 2018)。在這個援引光源、投影、反射、透視、生成、熄滅等概念,結合電影、鏡像、火種、燈泡、信仰、科學、凝視,以及(被)觀看意象的聰敏作品裡,藝術觀念的新穎銳利,是奠基在某種返古式的影像探求中——那即是部分來自東方根源的身軀整體觀,與西方哲學著名的柏拉圖洞穴寓言。可以說,作品裡那關於光影生滅的共時與延遲,整體被包裹在一寬鬆但流動的文學感裡——最陳舊者,即是最當下的,並有能力指引出某種幽微的未來,是以這部狀似「沒有說出甚麼故事」的影像裝置,裡面卻有千言萬語,是謂「同步」。

這個專輯的發想,來自於類似的問題意識,嘗試探問文學作為視覺藝術的某種「陰影之喻」。影喻,一方面是看文學既有且淵遠流長的制度、文脈、類型、概念,如何成為視覺藝術發展過程中,常不斷挪用、類比對照,藉以復甦更新自身的「譬喻」來源;影喻,也是一種「陰影」般的存在,從報導文學到非虛構寫作,自散文書寫至寓言警句,文學對現實的關注、觸碰、轉化、撞擊,自然「如影隨行」地成為視覺藝術所無法漠視忽略的可敬對象,如何從中對話取法、藉以自我反思,構成了一種永無終止的挑戰;影喻之第三層意義,則是肯認文學作為一建制,早已有其豐沛而不可忽略的脈絡,整體形構了一套有別於官方文書、正統敘事敘與歷史書寫的另類檔案,文學以其時常隱蔽、卻饒富更多彈性,較易保存邊緣觀點的位置,構成了另一種可能的資源、通路,與發聲模式,或可稱之為「影子檔案」(shadow archive),足堪成為諸多視覺藝術取法借光的對象。

一般而言,文學往往代表著一種較為「古老」、且淵源久遠的藝術形式,也往往帶有一種「創造性自我的表達方式」之意。對於攝影、電影與當代藝術藝術而言,總在許多不同的歷史時刻與文學產生碰撞與變化,甚至在許多時候,文學是一種視覺藝術極其倚賴、但常被忽略的一種「影喻」。換言之,作為藝術文脈的潛流資源,文學時而是不可或缺的參照座標、時而提供了豐富的想像資源,也時而成為類型混種的催生基盤。本專輯試圖探討文學與視覺藝術場域間,不斷生成且日益頻繁的交涉與其可能的意義,嘗試以一些案例提問,究竟文學的意象、慣習、體例,乃至其類型化的幽靈,如何纏繞並影響了視覺藝術的創生翻轉與反思更新?

專題首先以陳超敏(Junko Theresa Mikuriya)的〈幻影、孔隙、曝光:複訪柏拉圖的洞穴〉為開場,本文為其前年出版之攝影理論著作《光的歷史:攝影的觀念》(A History of Light: The Idea of Photography,  2017)之第一章,探討柏拉圖洞穴理論中存在的攝影性,陳超敏於其特別為本刊所補充的說明裡談及,她並不把攝影的起源追溯至暗箱出現的時代,反之,她企圖在柏拉圖以及新柏拉圖主義的思想中追索攝影觀念的濫觴,本文以哲學的視角一反過去著重於歷史的攝影起源論法,重探攝影認識論的多重可能性;其次是陳佳琦〈和平共存於一個擴展中的美學宇宙:攝影與文學話語〉,本文透過重讀西方幾種攝影與文學論述與選集,思考攝影與文學話語的關係,並指出這兩種看似相異的媒介存在之創作上互相啟發與試驗的關係。

接著是幾份個案的深入研究。李立鈞的〈從「文學式的蒙太奇」到「散文電影」:從班雅明的「拱廊街研究」談起〉一文,由班雅明(Walter Benjamin)寫作「拱廊街研究」探討一種「文學蒙太奇」寫作的可能,並進一步延伸到阿多諾(Theodor W. Adorno)的散文觀點以提出對「散文電影」此一美學形式的理解與梳理。謝佩君〈片段性整體:澤巴爾德《奧斯特利茲》裡的文字、影像與火車站〉討論善於在小說中結合攝影與散文手法的德國小說家澤巴爾德(W. G. Sebald)的作品《奧斯特利茲》(Austerlitz,2001),探討小說中所揭露的照片與文字、歷史事件與個人記憶,以及虛構與紀實之間的複雜關聯。馬然〈故鄉的風景:高嶺剛的沖繩夢幻秀〉一文試圖從風景論與散文電影的角度,再次理解高嶺剛(Takamine Go)這位琉球導演的早期作品,作者指出,像高嶺所企圖指出的風景實與國家和資本主義有著深刻的關聯。

此外是歷史與現象觀察,張世倫的長文〈從紀實到散文:台灣攝影論述的文學想像及其可能的發明〉,主要聚焦在八○年代後台灣攝影在主流紀實風潮之下另一股與文學互涉、但未曾被清楚討論過的影像書寫暗流,並嘗試探究影像類型的創生建構及其陷阱;另一篇為王聖閎〈文字怪獸、假小說與書寫機器:當代藝術創作者為何而寫?〉,本文透過幾位台灣藝術家為個案,鳥瞰近年來在當代藝術圈明顯浮現的「文學轉向」趨勢,藉以探討「寫作」一事在當代藝術創作裡的呈現樣貌與積極意義。

專題並以三篇向創作者邀稿或訪談的文章,處理藝術家如何看待文學與寫作的問題。張碩尹的〈黃金時代〉以私人視角回望自身的閱讀與文學史;張紋瑄〈最經濟的!瞬間!〉一文從文學的角度探討閱讀、創作於現下可能遭遇的經濟與加速問題;李旭彬的訪談〈找不到一個把故事全翻出來的形式〉反思以文字作為創作與表述手法的緣由。

所謂文學的影喻、隱喻或想像,多半意味著創造性的想像與書寫的挪用,即便在當代,文學很可能被認為是一逐漸消亡的體裁。然而,這有可能嗎?我們沒有答案。或許,文學勢必隱身在各處,反覆現身、持續流變、但也不斷迴返,進行其無所不在的自我創造。最後必須說明的是,本專題不是針對文學,也不是為了重新推崇文學的古老價值與優越地位而做,而是為了一些歷來的轉變與當代的趨勢而試圖提出的回應。在西方,就影像、視覺與文學的框架關係進行思考,將視覺性與文學性進行並置與思索,並嘗試刻劃其彼此交錯與相互鬆動的專著,目前數量仍不算太多,而以台灣為例的此種關係性思考,則更是少之又少。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也許會讓我們與許多值得回應與思索的歷史與當下現象失之交臂。

被認為已經不會、也不願「說故事」的後期高達(Jean-Luc Godard),在電影《悲哀於我》(Hélas pour moi,1993)的片頭,曾出人意表地說了一個關於「說故事」的寓言故事,那些暗黑與光熱、路徑與根基、同步與時延、傳承與遺忘的幽微餘韻,就像是某種關於文學本源的迴返致意:

當曾祖父要完成一件艱難的工作時,他總會去樹林裡的某處升火,並將自己沈浸在靜默的禱詞裡,事情自然迎刃而解。當祖父遇到同樣的困境時,他隻身前往樹林裡的同一地點,說:「我們已不知如何升火,但我們仍記得禱詞」,事情自然迎刃而解。當父親後來前往同個樹林時,他說:「我們已經不知如何升火,也不記得禱詞內容,但仍記得這些事情是在樹林裡的哪個位置進行的,這樣應該就夠了」,事情確實迎刃而解。但當我面對同樣的任務時,我卻待在家中,如此喃喃自語:「我們不再懂得如何升火,我們不再記得禱詞內容,我們甚至忘記了樹林裡的那個地點,但我們⋯⋯至少還知道怎麼說故事。」


張世倫
藝評人,攝影研究者,曾任博物館員與雜誌記者等職。政大新聞所碩士,倫敦大學金匠學院(Goldsmiths College)文化研究中心博士候選人,譯有《攝影的異義》(John Berger)、《另一種影像敘事》(John Berger & Jean Mohr)與《這就是當代攝影》(Charlotte Cotton)等書。研究興趣包括影像史、當代藝術、音樂批評、電影研究、藝術現代性與冷戰史等諸多範疇,現正持續從事影像批評以及台灣攝影史相關研究的書寫計畫

陳佳琦
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所博士,曾任《典藏.今藝術》採編、國立臺灣文學館助理研究員。現為成功大學多元文化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編輯台的話|水痕裡,我們觀看螞蟻 ■ 呂佳機

專題企畫

  • 文學作為影喻 ■ 張世倫、陳佳琦
  • 幻影、孔隙、曝光:複訪柏拉圖的洞穴 ■ 陳超敏 ■ 譯|呂佳機、曾涵生
  • 和平共存於一個擴展中的美學宇宙:攝影與文學話語 ■ 陳佳琦
  • 從「文學式的蒙太奇」到「散文電影」:從班雅明的「拱廊街研究」談起 ■ 李立鈞
  • 片段性整體:W.G. 澤巴爾德《奧斯特利茲》裡的文字、影像與火車站 ■ 謝佩君
  • 從紀實到散文:台灣攝影論述的文學想像及其可能的發明 ■ 張世倫
  • 黃金時代 ■ 張碩尹
  • 最經濟的!瞬間! ■ 張紋瑄
  • 找不到一個把故事全翻出來的形式 ■ 訪談|李旭彬 ╳ 陳佳琦 ■ 整理|編輯部
  • 文字怪獸、假小說與書寫機器:當代藝術創作者為何而寫? ■ 王聖閎
  • 故鄉的風景:高嶺剛的沖繩夢幻秀 ■ 馬然

影像紙上展覽

  • 《歷史刺繡人》影像的反身性 ■ 企畫|張世倫 ■ 文、圖|侯怡亭
  • 從歷史的影像到影像的歷史:論《歷史刺繡人》的微觀視覺政治 ■ 影像評論|張世倫

獨立邀稿

  • 在基地 ■ 文、圖|高重黎
  • 真實的幻境:VR的空間語言 ■ 李天爵
  • 催眠式寓言:阿比查邦《華麗之墓》的睡眠時間 ■ 林日錦

召集人│蔣伯欣
主編│龔卓軍、蔣伯欣、孫松榮、林暉鈞、林欣怡、林巧芳、龔義昭
客座主編│張世倫、陳佳琦
執行主編│呂佳機
執行編輯│謝博勻、童詠瑋
美編顧問│羅文岑
美術編輯│蕭佑任、雷文茹、徐翌婷
義工│曾涵生、陳嬿晴、吳尚育、駱筱筑、陳思宇、沈昕皜
藝術觀點ACT|78期,2019年7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