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養成與評論書寫實踐

《銀鹽熱》封面。圖片提供—羅倩

Editor and Critique

文———羅倩

《藝術觀點ACT》改版10週年線上特輯,2019年1月出版

南藝大與《藝術觀點ACT》

41期改版的發行時間是2010年1月,那時我即將從大學畢業,同年8月進入成大藝術研究所就讀,才知道了《藝術觀點ACT》這本刊物。它的改版在藝術圈成了一股新的風氣,每每出刊都引起同學間的熱烈討論。由於內容的艱澀與學術,那時,翻開讀不到兩頁就想睡,或是勉強讀了但一知半解。大概直到碩士班畢業,期間大量閱讀,才慢慢從商學院轉換到文學院與藝術理論的語言世界裡頭。

如果高中校刊與畢業紀念冊不算的話,真正對刊物的編輯經驗與養成,都來自於《ACT》。可以說前三年的博班生活,除了所上與選修影像美學組課程、參與所上論壇展覽與交流活動,《ACT》就佔據了一大半時間。從65到75期,除了69期暫時休息,幾乎都參與其中。

每一期雜誌的過程大概是這樣:編輯會議、聯繫作者、催稿、校稿、總校、中英文目錄、計算稿費、看樣、進印刷廠(有時封面加工)、出刊、寄送,再接續下一期的編輯會議,三個月出刊一本,一年四期,以此循環。最後在馬拉松式的總校中,等於一口氣讀完一整本《ACT》,除了讀懂還要校出錯誤,都是編輯可以練就的基本技能。在每期不同的企畫內容中,透過編輯身分與優秀的作者通信往來、跟訪提問與整理稿件。這也是在博士班以《ACT》參與當代藝術的一種方式。

《ACT》許多的回憶都與一群人有關。除了每次編輯會議的聚首,和各期主編老師的編務聯繫外,就是過往每期一起團隊工作的編輯們。除了A辦,A6是每期編輯群最熟悉的家,鋪有日式榻榻米的客廳,一面高高架起的書牆,多盞風格各異的燈。編輯們常以各自舒適的方式,窩在A6的榻榻米上堅持不懈的挑燈夜戰。還有深夜校稿時滿滿的食物補給:烤薄餅、水餃、土雞城、咖啡、蛋糕、蝶豆花茶⋯⋯。《ACT》將同系所、不同系所的人共同繫上了編輯的魂,既痛苦又令人喜愛,每三個月總會來一次甜蜜的校稿地獄。

深刻印象的往事如2015年的最後一天,剛加入《ACT》編輯團隊,在美編岑岑一通電話邀約下,與另一位編輯乃慈搭上龔老師的車,從南藝大前往高雄後勁「反五輕25週年跨年晚會」活動。一路上聽著由岑岑設計、還未上市的生祥樂隊專輯——《圍庄》,到現場還與林生祥同桌吃米粉。順帶一提,剛練習開車上路的我,在那趟旅程中,學會了在高速公路上果決變換車道的技能。還有一次是龔老師帶著校稿到深夜的編輯們去吃麻豆阿榮牛肉湯,無限續碗的滷肉飯,吃完疲憊頓時消除了大半,從此阿榮成了學校附近最好吃的牛肉湯。

如果說碩士班訓練了撰寫學術論文與收集資料的基本能力,在南藝大則轉換到與創作者一同學習,注重觀看與實踐所展開的可能性。透過《ACT》每一次專題將我帶到當代藝術論述生產的現場,從一對一的作者聯繫、單篇的文章校對到整本刊物排版後觀看的整體視野。尤其在68期「交陪影像:台灣攝影史的民俗誌」擔任企畫主編時獲益良多。有機會與龔老師和編輯們採訪多位攝影家,閱讀相關資料、擬定訪綱,每次訪完當下隨即再針對採訪內容決定整理方式;那期最開心的莫過於見到學者陳傳興。

《ACT》長時間的文字訓練與厚實度,為之後獨立採訪與撰寫文章打下了基礎。也讓原本對紙本零敏感度的我,認識了紙本雜誌與裝幀設計的奧妙。在67期「場外調度:詞語的肉身」編輯台的話裡,寫下了在印刷廠看到作為知識的文字剛印刷按壓於紙張油墨、但尚未固著定型的震撼——〈為了每一根毛孔的展開〉。作為《ACT》的編輯,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從一個人唸書的狀態跨出去,學習與眾人一起工作的能力。

博士班與評論書寫實踐

與博士班同步進行的自我功課——評論書寫。

2015年進入南藝博士班前的那年年初,我已經從成大藝術研究所畢業,工作快滿一年。一天收到碩士班指導王雅倫老師來信通知,獲得了沒預期會拿到的文化研究學會第六屆優秀碩士論文獎,3月14日在淡水真理大學「以誰之名?:2015年文化研究年會」發表。讓碩士班畢業後在南部完全找不到相關藝文工作,感到挫折灰心與自我質疑的我,燃起了回到學校繼續學術研究的信心。也剛好當時在《藝術家》雜誌任職編輯的琬尹來信邀稿,希望能參與她首次企劃的「克里斯.馬克影像專題」。〈從攝影到數位時代的瑪德蓮蛋糕──克里斯.馬克的影像、歷史與記憶〉(2015年7月《藝術家》雜誌428期)成為我在藝文雜誌的第一篇文章。

有鑒於碩士班期間歷經撰寫論文的煎熬,決定在博班一開始就養成書寫的習慣。同時,希望是面對大眾的書寫。2015年4月開始在表演藝術評論台投稿,在經濟可負擔的情況下,把握零星觀賞演出的機會,持續投稿了三年。今年成功申請上表演藝術評論人專案。

在評論沒有標準範式的情況下,過程中也會擔心自己究竟寫得如何。2016年、2017年我參與了兩屆由紀慧玲與吳思峰策劃的臺南藝術節「新評種」藝評寫作,有了與人切磋與討論的機會。如在藝術節的過程中,練習看完演出後48小時內交稿、提出寫作觀點、直面作品與創作者、學習評論倫理,討論會上與同儕的交流等等。到現在還是非常珍惜那兩年,在短短三個月藝術節期間能成為兩位益師的筆友。以信件往返討論文章的時光,體會文字用筆的敏感度與評論寫作的眉眉角角。

IAPAR International Theatre Festival臉書照片,2017。
包括後來從藝術節累積評論經驗,如參與澳門城市藝穗節與藝術節駐節,在藝術節期間高密度看戲寫評,與港澳台評論人交流討論。以及2017年參與IATC國際劇評人協會在印度浦那「IAPAR國際劇場藝術節」舉辦的年輕劇評人工作坊,在為期一週的工作坊中每天上午三小時由Deepa Punjani【註1】帶領來自世界各地的八位年輕劇評人進行評論工作坊,晚上則是觀賞藝術節演出,隔天再將昨晚觀賞的演出加入當日討論。這幾年也參與了許許多多「關於評論是什麼」的討論會、分享會、論壇與座談等,留下多篇側記紀錄,【註2】持續啟發我對評論寫作的熱情。總覺得,評論是一件永遠在路上的實踐與學習,從做中學,直面創作與自我反芻。這麼說來,從南藝大到《ACT》;從博士班到評論書寫,這些學習經驗加總起來多少都有些相關聯吧。

《ACT》65 期義工 「歷史旁白.負像劇場」
《ACT》66 期執行編輯 「Animate!動畫本體的當代性」
《ACT》67 期執行主編 「場外調度:詞語的肉身」
《ACT》68 期企劃主編 「交陪影像:台灣攝影史的民俗誌」
《ACT》70 期執行主編 「季風亞洲曼荼羅」
《ACT》71 期執行主編 「偶——定格,當代動畫實驗甦生術」
《ACT》72 期執行主編 「前衛與域外:東北亞藝術的歷史測繪與形象遷徙」
《ACT》73 期義工 「後《劇場》:另翼影像與思想的未來」
《ACT》74 期義工 「反身像:異步、實驗、恍惚性」
《ACT》75 期執行主編 「野根莖:台灣當代藝術的野生捕獲」

註釋
  1. Deepa Punjani為IATC印度分會創立者之一與代表,亦為印度Mumbai Theatre Guide編輯,見www.mumbaitheatreguide.com/dramas/
  2. 例如:「種藝.眾議:關於評論——評論不是什麼」專題座談(2016臺南藝術節,tnaf.tnc.gov.tw/2016/article_critics.php?id=74),華文戲劇評論論壇「評論的未來——戲劇批評與當代(二)」(2017臺南藝術節,tnaf.tnc.gov.tw/2017/article_critics.php?id=20170085),〈為了甚麼而寫?寫給誰看?——IATC TW 2018年度論壇「藝術書寫與藝術實踐」側記〉(「ARTiSM藝評」香港IATC,2018年4月號,www.iatc.com.hk/doc/104693?issue_id=104683)。

羅倩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