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 74. 反身像:異步、實驗、恍惚性——反身像的第三種聲音

74期專題企畫

Reflexive Image: Asynchronicity, Experiment, Trance.
The Third Voice in Reflexive Image

■企畫———林欣怡

《藝術觀點ACT》74期,2018年5月出版

專題導論

反身像中的第三種聲音
The Third Voice in Reflexive Image

文———林欣怡

此專題始於一個文本〈鏡中之像:反身性與紀錄片〉(“The Image Mirrored: Reflexivity and the Documentary Film”, 1977)的閱讀,而此文本的選擇來自於思考自身拍攝與書寫經驗所遭逢的困境以及諸多提問中,所偶然遭逢的一個論述檔案。透過這個檔案,拉扯出更多要求我反身性批判自己的人類學者、民族誌影片導演、實驗電影作者的影像文本叢集。必須要說明的是,這個專題的座標,並非落在人類學、民族誌或者實驗電影的田野中,即便它有著這樣的視覺形象。「反身像」比較傾向於「影像如何生產」的討論,或者「攝影機如何『中介』歷史、他者、事件」。無論是面對一個異文化的他者,或者日常生活中的尋常物件,當我們選擇透過攝影機將之追蹤、觀察、定影、深描、論述、放映的同時,便是在面對「影像如何生產」的提問,以及因為這個提問擴延而出的田野工作、觀看視線、身體性、語境脈絡、影像語法等反身性思考。簡言之,「反身像」是一個「影像方法論」的局部聚合,而構成這個聚合文本的影像創作者、人類學者、紀錄片導演、文化研究者等不同生產型態的交互作用,將以自身經驗解剖,於鏡中映射。

人類學家芭芭拉.麥爾霍夫參與紀錄片《在她自身的時光》(In Her Own Time, 1985)影片截圖。圖片來源—https://jfi.org/watch-online/jfi-on-demand/in-her-own-time

〈鏡中之像:反身性與紀錄片〉的作者傑.魯比(Jay Ruby)所論述的「反身性紀錄片」,實為電影再現(cinematic representation)的政治學思考。他認為尚.胡許提出的「電影—恍惚」(ciné-trance)告訴我們,在揭露文化的作用上,攝影機事實上並非「記錄」而是變形(transform),尚.胡許亦論及整體的拍攝行動變形了所有的參與者(Rouch 1971 [1978], 1974)。「在『影片創作者支配拍攝對象』和『被拍攝對象生產出來的影像支配一切』兩個極端的選項中間,存在著第三條路──由影片創作者同時也是人類學者芭芭拉.麥爾霍夫(Barbara Myerhoff)在其一九八六年逝世前不久發現並表達出來的一條路。麥爾霍夫建議所有使用或不使用攝影機的人類學研究者設法找出第三種聲音(third-voice)──即影片創作者與被拍攝對象混合而成的聲音,讓人無法辨識是哪一種聲音支配著這個影像。這個過程並不生產『客觀的事實』(objecitve truth),而是研究者和主體的辯證變形(dialectical transformation)。」(Jay Ruby 2000:246-247)當這兩種不同的聲音(主體)彼此交互作用質變,一種新的「族人」(ethnoperson)將在田野出現,是一種相互滲透、彼此對話的主體。對傑.魯比而言,尚.胡許《非洲虎》(Jaguar, 1967)裡共享人類學電影的拍攝方法以及其自稱的「民族誌式虛構」,正是此種「第三聲音」的民族誌實驗紀錄片。胡許自身亦強調:「身為一個民族誌學家和影片創作者,在紀錄片和劇情片之間幾乎沒有分別。電影這種『雙身藝術』就已經是從真實世界到想像世界的一種過渡。」(Rouch & Fulchignoni 1989, 299)當尚.胡許提出「電影—恍惚」作為「與攝影機一起行走」的參與式拍攝方法時,人類學者的田野中捕捉的影像與陳述的旁白,不再僅是彼此說明而是交互作用;不再僅是同步性時間空間所展呈的事實,而是身體與攝影機即興的異步性創造。或許在這樣的「反身像」中,我們可以照見一具以第三種聲音進行陳述、以參與拍攝共享變形的恍惚身體。

參考書目
  • Jay Ruby (2000). Picturing Culture: Explorations of Film and Anthropolog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st edition.
  • Touch, J., and E. Fulchignoni (1989). “Conversation between Jean Rouch and Professor Enrico Fulchignoni”.Visual Anthropology 2:265-301.
  • Paul Stoller (1992). The Cinematic Griot: The Ethnography of Jean Rouch.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 edition.

林欣怡
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副教授


專題企畫
反身像中的第三種聲音 ■ 林欣怡
反身像:異步、實驗、恍惚性 ■ 林欣怡
憶往的逆寫 ■ 高重黎
罔兩問「影」:初探東南亞實驗影像聲景的「性」■ 許芳慈
反身民族誌:田野與再現中的政治實踐■ 曾涵生
把事件的時空都鬆一鬆 ■ 許家維
真實在他方:尚・胡許的實驗影像、人類學/超現實反身性,與非洲的後殖民意象 ■ 林徐達
Trans-kidi(穿境):空場音聲與歷史折乘 ■ 陳冠彰
恍惚考:論顯象性與觀看的倫理政治 ■ 尤俊弘
敘事三則:被遺忘者 ■ 張立人
馬迪可攝影工作室 ■ 阿甘・哈惹哈 ■ 譯|曾涵生

編輯台的話|距離,始終存在 ■ 陳嬿晴
冷戰下的歷史脈絡:古代 ■ 整理|編輯部
影像紙上展覽|食炮人■ 企畫|張世倫 ■ 文.圖|陳伯義
影像評論|鬧熱之後 ■ 陳佳琦

TIDF×ACT
台灣切片│想像式前衛:1960s的電影實驗 ■ 策畫|林木材
前衛追索,路徑想像:關於1960年代的電影實驗 ■ 林木材
六〇年代台灣青年電影實驗的一些現實主義傾向,及其空缺 ■ 張世倫
不只是歷史文件:港台錄像對話1980-90s ■ 策畫|孫松榮
關於「美國文化中心」封殺「告白二十五」個展事件-補述 ■ 陳界仁
香港錄像藝術之發展 ■ 鮑藹倫 ■ 譯|蕭鈺
鄭淑麗:電影、媒體、2030 ■ 整理|台灣國際女性影展、編輯部


召集人|蔣伯欣
主編|龔卓軍、蔣伯欣、孫松榮、林暉鈞、林欣怡、林巧芳
專題主編|林欣怡
企劃主編|曾涵生
執行主編|黃皓妍
執行編輯|陳威儒、陳嬿晴
美術編輯|雷文茹、蕭佑任
美術顧問|羅文岑
義工|羅倩、阮湘芸、徐翌婷、呂佳機、童詠瑋、謝博勻
藝術觀點ACT|74期,2018年5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