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 73. 後《劇場》:另翼影像與思想的未來

Theatre Quarterly and Its Afterlives: The Future of Alternative Images and Thoughts

客座專題主編───周郁齡
專題協作主編───孫松榮

《藝術觀點ACT》73期,2018年1月出版

二○一一年七月我在倫敦伯貝克學院(Birkbeck, University of London)參加了一場名為「日本藝術電影院聯盟(ATG):互文化與互媒體的電影」為期兩天的論壇,平澤剛(Go Hirasawa)是講者之一,他以在一九六○年代於新宿的兩個空間「新宿文化藝術電影院」與「蝎座」為中心,鉅細靡遺地描繪圍繞著它們的地下文化場景,與向來以導演風格或電影作品進行類型分析不同,他試圖把電影與地下文化場景視作集體的想像與情感分享的場域,一種由空間甚至是城市帶來的新表現語言。因此,十六釐米放映機在空間內運作的機械聲響,影片放映之後,空閒下來的空間也是前衛劇場或藝術展示的所在。一幕熱烘烘的政治、社會、文化運動場景便在眼前展開。爾後閱讀平澤剛的文章,才知道這樣的地景分析其來有自,一群以電影作為政治運動的創作者發展的「地景理論」以攝影機拍攝處於變動狀態的地景,藉以對抗均值化的後工業資本主義社會。在這場論壇進行的同時,倫敦的「特寫電影院」(Close-up Cinema)也舉辦了一系列「日本藝術電影院聯盟」(Art Theatre Guild,以下簡稱ATG)時期製作的影片。有別於大型製片廠如松竹映畫或日活株式會社對於電影製作的諸多限制,年輕導演紛紛出走投靠ATG,獨立製片由此誕生。日本新浪潮的實驗中心,也由於發行與獨立展演通路的暢通連結,使得一九六○年代影像的奇花異果得以盛開。

時間往前推移一年,二○一○年第四十一期改版後的《藝術觀點ACT》進行《劇場》雜誌的回顧與書寫,發展的觀點包括現代/鄉土爭論、文化翻譯、《等待果陀》與《先知》在《劇場》時期演出的意義、現代性精神結構等論題之探討。該期專題引用大量《劇場》時期創作實驗短片的劇照圖集,僅藉以碩果僅存的劇照想像當年放映現場,或因為禁忌色彩而令人耳語的「小電影」,某種程度上,都讓我將日本在一九六○年代前衛電影的地下場景與《劇場》嘗試的實驗電影放映會現場,進行想像的錯置與疊合。實際上,這樣的疊影在第五期《劇場》有了微小的引接線索。該期轉載李襄執筆的〈日本前衛電影〉介紹了了大林宣彥、高林陽一、飯村隆彥、唐納德 · 里奇在一九六四年新宿舉辦的實驗電影會;而黃華成的《實驗002》、《實驗003》在一九六七年《劇場》舉辦的第二次電影放映會裡,將投影機架設在半圓倒放的鋼盔上,同時播放六部電影,讓搖晃的影像隨他的操作在國軍文藝活動中心的廳室內四處漫射。這可以說是「擴延電影」在臺灣影像史上的初試啼聲,也同步回應著在日本方興未艾以「綜合藝術」為名的跨媒體實驗行動。

隨著二○一○年《藝術觀點ACT》重探《劇場》之後,許多疑問陸續浮現。關於《劇場》成員與香港知識分子的合作交流實況,黃華成與邱剛健去了香港之後究竟做了什麼?《劇場》的同人聚會與映演對香港產生何種影響?香港邵氏兄弟電影公司來臺尋才,除了邱剛健與黃華成外,《設計家》雜誌擔任編輯設計的郭承豐、蘇新田也被挖角,在陳耀圻的《上山》一片中誓言要當導演的青年牟敦芾也進入了邵氏兄弟電影公司。商業電影公司大動作拉攏人才,某種程度上代表實驗電影創作階段性地結束,並消解於電影工業裡。在《劇場》結束之後,邱剛健曾提及他在香港過著安逸日子,直到一九七二年才有了些許的變化:「我在邵氏過了很舒服的日子…一直到七二、 七三年,我才覺得要做點事情,…我跟香港的一群朋友在一起,就是保釣運動的一般朋友,我在《70年代》雜誌寫了很多詩」。同人聚會與刺激確實帶給個人不同的養分與力量,到香港之後邱剛健似乎依舊眷戀同人之間的相濡以沫,除了與羅卡、金炳興等人維持聯繫,他也經常在《70年代雙周刊》【註1】(以下簡稱《70年代》)發表具有政治意識與憤怒情感的詩作。例如第十二期的《70年代》刊登了三首詩〈槍斃〉、〈靜立一分鐘〉、〈弔JACK KEROUAC 一九二二-一九六九〉。以〈靜立一分鐘〉為例,雜糅了革命與情慾的雙面刃,而這樣直白的政治指涉,實則體現出《劇場》裡長久被壓抑的一面:

〈靜立一分鐘〉

南韓
有一個青年人因為辦地下報紙給槍斃了。
人。
請靜立一分鐘。
愛入肉穴的年輕人
請抽出你的雞巴
靜立一分鐘。

在上述交錯於個人與集體的歷史事件框架下,本專題「後《劇場》」意欲體現一種承接與推進的蒙太奇時態,試圖領會在一九六○年代才短短發行了三年之後的雜誌所遺留下來的後延效應。首篇文章〈拿起你的弓箭,射下九個太陽:《劇場》的實驗電影與香港第一波實驗電影潮流匯流〉,以社群的交往與流動初探《劇場》時代所開啟的實驗電影面貌,同時討論港臺首波實驗電影的交匯與遷徙。羅卡在〈劇場的裂變 · 在香港的反響共振 · 及其餘韻〉中透過第一人稱,緩緩道來他與《劇場》成員的交集,以及在香港《中國學生周報》推動現代電影思潮並進一步組成「大學生活電影會」,後者舉辦了鼓勵實驗電影拍攝的放映會,也掀起了第一波實驗電影浪潮。李時雍的〈翻譯者與小雜誌〉則闡述《劇場》的文化翻譯現象,細數邱剛健的文學、劇本、劇場及電影的創作歷程。縱使《劇場》在一九六八年停刊使得三年間活躍的創作力量戛然而止,但當代影像創作者卻不斷地重新演繹這段「現代性」影像的某種起手勢,這無疑乃是對「過去事物的『此在性』」一個深刻的領悟。陳琬尹精彩地分析邱剛健的兩部影片《唐朝綺麗男》與《阿嬰》,仔細地闡釋參與兩部作品拍攝的人與事及種種,繪製了一張以邱剛健為中心的影像社群史。王柏偉的〈如何從視覺的層面上為世界塑形:七○年代的「現實」感〉,則以另種視域介入「後《劇場》」的藝術實踐與精神結構:從奠基於攝影與繪畫的展覽「為了一種現代的視覺:七○年代跨域的造型感」出發,思索一九七○年代大眾媒體的傳散所創造的集體經驗,重新定位頭顱與臉面、大眾媒體與社會角色之間的可能關係,強調「現在」在影像經驗上的重要性,藉以重構這時期的藝術家作品中所蘊含的「現實-寫實-紀實」的分類架構與核心概念。而一直以來鮮少以文字自剖作品的蘇育賢,這一次難得地回顧新作《先知》與《石膏鍋蓋》的創作過程,嘗試回應《劇場》留下的提問,更進一步實踐黃華成的未竟之作。《先知》與《石膏鍋蓋》的此刻,猶如填補現代性主體空缺的巨大揣想與繪製。在跌進巨大空缺之前,這一切皆由如麵包屑一般微小的誘因入洞,《先知》與《石膏鍋蓋》可謂此種當代寫照。王墨林與黃孫權的對談實錄〈冷戰時空下的歷史脈絡:背叛〉,以王墨林的生命歷程為經緯,兩人交鋒於那些穿透著存在主義思潮、日本聯合赤軍、反越戰、美國學生運動、左翼、星野文昭、禁書、《人間》、行動劇場、個人反抗及集體行動之種種變奏。專題最後一篇譯文〈早期的日本「藝術電影院聯盟」(ATG)與地下電影〉,平澤剛細緻地陳述了實驗電影、新浪潮及新宿文化等殊異且聳動的暴動影像與思想,擴展了東亞實驗影像史的版圖。

「後《劇場》」發軔於臺灣、途經香港,想望日本。這既在一九六○—七○年代全球歷史風起雲湧、冷戰將世界一分為二的國境之南尋得躥升的燎原之火,更重要的,與《劇場》以降正在發生的臺灣另翼影像文化與思想史形成平行的迴聲——那是不絕於耳的未來,轟隆作響。

註釋

1.《70年代雙周刊》是香港七○年代青年自主刊物,承繼六○年代以來青年自行刊物出版傳統,它也是一九六○年代中後期全球反建制運動與反文化浪潮的一環,法國有學生運動,美國有反越戰,香港有一九六六年反天星小輪的青年絕食抗議與六七暴動。一九六九年珠海學院學生因為反校方操控學生會,發動罷課,其後多名學生被廢除學籍。該抗議的組織者吳仲賢與莫昭如等在一九七○籌辦《70年代》是反殖、無政府傾向、保釣立場與反建制的青年獨立刊物。其中創刊者莫昭如亦投入實驗電影創作,例如一九七八年製作的《給香港的文藝青年》,以及一九八六年一月一日和黑鳥樂團共同製作的一部題為《黑鳥:A Living Song》的公路電影,透過十六釐米記錄莫昭如、郭達年與馮敏兒到威尼斯參加安那其組織舉辦的研討會及旅程集錦。


編輯台的話│茹其毛飲其血之後■ 黃皓妍

專題企畫

  • 後《劇場》:另翼影像與思想的未來 ■ 企畫│周郁齡、孫松榮拿起你的弓箭,射下九個太陽──《劇場》的實驗電影與香港第一波實驗電影浪潮匯流■ 周郁齡
  • 《劇場》的裂變‧在香港的反響共振‧及其餘韻 ■ 羅卡
  • 小雜誌與翻譯者 ■ 李時雍
  • 異色邱剛健──《唐朝綺麗男》與《阿嬰》■ 陳琬尹
  • 如何從視覺的層面上為世界塑形:七○年代的「現實」感■ 王柏偉
  • 石膏鍋蓋 ■ 蘇育賢
  • 冷戰時空下的歷史脈絡──背叛  ■ 對談│王墨林、黃孫權 ■ 整理│林怡秀
  • 早期的日本「藝術電影院聯盟」(ATG)與地下電影■ 平澤剛 ■ 譯│區秀詒
  • 德勒茲、電影與「這個世界」 ■ 古畑百合子 ■ 譯│林暉鈞
  • 淵:隱蔽與開敞的間隙 ■ 楊婉儀

    影像紙上展覽
  • 安泰厝與我的奇幻旅程 ■ 企畫│張世倫 ■ 文·  圖│林柏樑

    影像評論
  • 被遺忘的七○:林柏樑「林安泰系列」及其時代意義 ■ 陳佳琦


召集人│孫松榮
主編│龔卓軍、蔣伯欣、孫松榮、林暉鈞、林欣怡、林巧芳
客座專題主編│周郁齡
專題協作主編│孫松榮
執行主編│黃皓妍
執行編輯│陳威儒、李傳柔、顏珮珊
美術編輯│蕭佑任、雷文茹
美編顧問│羅文岑
義工│閻望雲、蕭鈺、羅倩、陳嬿晴、陳凱法、阮湘芸、曾涵生、徐翌婷、謝博勻
藝術觀點ACT|73期,2018年1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