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 65. 歷史旁白.負像劇場

65期專題企畫

歷史旁白.負像劇場
Voice-Over of History, Negative Theatre

■企畫———林欣怡
《藝術觀點ACT》65期,2016年1月出版

此專題源於兩個欲望:言說與再言說,前者指向翻譯,後者指向再翻譯。可以說,兩者皆是構成所有書寫的「前佔有」。「前佔有」意味著,那些先於此刻話語的語意叢集與其所生產的行動,讓此刻言說傾向於瞄準局部歷史、反對理想意義的書寫展開;亦同時向系譜學的無數轉寫、零碎殘缺的文字把握靠攏。這樣系譜學式的書寫無疑具備了某種「拒絕」性格——拒絕「起源」(Ursprung)的追究——此性格保持了對事件(局部歷史)的敏感性,但不追蹤事件發展的邏輯曲線,它較願意以不同的場景、不同的剪接、不同的旁白、不同的演釋去重新發現事件,這便是這次專題〈歷史旁白.負像劇場〉的言說聲脈與書寫方法,換言之,一種系譜學式的翻譯語體。拒絕「起源的追究」不僅是此翻譯語體的系譜性格,亦是對「翻譯」的主要問題意識。翻譯並不僅是一種異語言的換置,它同時伴隨著發語者的個人脈絡、文化體系與精神結構。當語言從翻譯個體內在向外傳輸的那一刻,便標誌了至少兩套語系的差異與重複。然語言文字永遠是多義且與時境語脈共振的複雜叢集,如同歷史事件,當我們企圖在事件起源中尋求最精確的始然,最同一的邏輯發展,便是「試圖找到『已然是的東西』,找到一個與其自身完全相似的意象的『那個自身』;這就是把所有本應發生的枝節、所有計謀和偽裝當作外在和偶然..最終,揭示源初的同一性。」【註1】然翻譯體並非在追尋那種「已然是的自身」(字義、音準、標準化話語),而是在異種語言之間的偶然縫隙中安身立命,因為他熟知在所有的已然與語義表皮之下之外,永遠有著無法確知、難以精確轉譯的他項參數。

如同系譜學者,「如果系譜學者傾聽歷史的聲音,拒絕形而上學的信仰,他會尋獲一切事物背後皆有著『完全不同的某物』:並非永恆的、本質性的秘密,而是事物本身沒有本質性。」【註2】 無論是說書者、小說家、劇作家或旁白敘事者,如果每一段歷史場景書寫都是歷史事件的現世不在場翻譯,將可把握的證據細節書寫;那麼辯士、口譯者、口傳人便是駐足於現世事件場景的眾多「起源者」,將不可把握的細節把握,以聲音變頻輸出。我們閱讀傾聽到的,是歷史旁白語句,是每一個不連續歷史事件的負像(而非正片)劇場演出。循此語法,〈歷史旁白.負像劇場〉試著將那些散落的說話者、書寫者、歷史事件等,進行言說與再言說,翻譯與再翻譯,叢集諸種非連續、不穩定的歷史切片,從外部旁白、以影像圖層結構出一紙語言、概念、視像的語體平面,演釋著歷史,或許也擾動了歷史。因此這些叢集所聚合的語言、概念、視像並非單向式邏輯性的直述句法結構,發話者與被書寫者更多的是駐於替換、轉移、渡越、被拒、喬裝、自行決定語法的異聲體,以不同的話語於相異的場景現身。

2010年初,《藝術觀點ACT》41期以一九六○年代《劇場》雜誌與台灣前衛運動作為改版的起手勢。此手勢右方對應《藝術觀點》12期、19期的《劇場》雜誌討論,左方劃出跨越文學、美術、劇場、電影、設計、藝術等前衛路徑的姿態立場。某種「前譯」語法在41期出現:美學與政治視差、翻譯斷裂、對話缺席、(未)出現的預言者、再見劇場等,若語法重組是開展「生三成異」(thirding-as-Othering)連鎖辯證的論述路徑,那麼我們是否能把劉大任所言:「我們現在的『現代』是個外來語。」開放成為翻譯關鍵,將此「外來語」再次以口傳事件生成旁白、以入眾複徑生成場景,搭造偏南的負像劇場,讓那位(未)出現的預言者將早已被「現代」劫持的語言再說一次。這個命題,在此專題〈歷史旁白.負像劇場〉將作為「背景」呈現,編輯意識上,它歡迎一種離散的重複,藉由翻譯語體重複說著病徵:「我們現在的『現代』是個外來語。」來生產免疫系統。當亞陶的擬聲詞作為一種既非模仿性語言也非名稱的創生詞,「它將我們重新導引向那個已不再是喊叫卻仍未成為話語」的離散語境,透過書寫文學的複語化、影像化、劇場化,與作品影像的直接翻譯與當下在場,入眾叩問渡越主體、前衛劇場、翻譯文學的現地表達。

註釋

1. Foucault, Michel. 1977. Nietzsche, Genealogy, History. In Language, Counter-Memory, Practice: SelectedEssays and Interviews, edited by D.F. Bouchard.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p142.
2. 同上。


專題企畫
● 歷史旁白.負像劇場 ■ 企畫|林欣怡
鯤言.影譯.歷史旁白 ■ 林欣怡
翻譯「臺灣」──黃鳳姿的臺灣民俗書寫 ■ 朱惠足
「對映」、「中介」與「流動」:管窺日治時期台灣電影、戲劇文化中的抵抗與生存之術 ■ 林正尉
混成語──我讀陳澄波的家書和謝里法的《變色的年代》 ■ 龔卓軍
家國夢魘──王墨林與西方正典 ■ 郭亮廷
翻譯.異質空間 ■ 林立騎 ■ 譯|林暉鈞
反調 ■ 董福祺
紀錄片.語言──臺灣原住民與外籍配偶的身份認同 ■ 陳斌全

歷史旁白
歷史的艱難 ■ 黃亞歷
消失的女語系統──《女書回生》紀錄片導演郭昱沂訪談 ■ 整理|編輯部
口傳文學的劇場化──《女誡扇》 ■ 陳怡彤+林文尹+王瑋廉

野台
周定邦臺語文劇本翻譯、書寫創作 ■ 周定邦 ■ 譯|林欣怡
母語予我 ■ 王昭華
臺語劇本年表 ■ 整理|周定邦 ■ 資料提供 |施俊州

鯤言
裂隙考:棉佳蘭故事集(一) ■ 區秀詒
《唱還是不唱?》(2014──) ■ 鄧兆旻
關於《失語》 ■ 黃尹姿
失語者的單語情境及擬態 ■ 高森信男
編輯台的話|編輯的臺語 ■ 編輯台

負像劇場
一堆廢話 ■ 蘇育賢
前衛癥候──回望黃華成一九六O年代前衛精神與創作 ■ 楊佳璇


影像紙上展覽|流動攝影棚 ■ 企畫|張世倫 ■ 文.圖|林盟山
觀自在,直視本心 ■ 奚淞

特別企畫:宇野邦一視野下的土方巽
學者訪談錄|無器官身體影像與不可識別的異言──宇野邦一談土方巽 ■ 龔卓軍、呂孟恂
被封印的劇場 ■ 宇野邦一 ■ 譯|呂孟恂


封面圖像|黃華成,視力表,1968

主編│龔卓軍、蔣伯欣、孫松榮、林暉鈞、林欣怡
專題主編|林欣怡
企畫主編│鄭汰誠
執行主編│林芷筠
執行編輯│陳靖宜、陳乃慈、王政皓
美術編輯│蕭佑任、王築軒、陳靖宜
義工│陳靜如、李思萍、莊宗憲、陳含瑜、李芝妍、薛浥伶、邱品芸、黃雅云、林青萱、羅倩、陳威儒
藝術觀點ACT│65期,2016年1月出版